山西省阳泉市郊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共10小题)

1、正常情况下,下列温度值最接近37℃的是(   )
A . 人体感到舒适的室内温度 B . 太原市冬季的最低温度 C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
2、“祝福祖国!”这是祖国70岁生日上全国人民的心声。如图所示,是在祖国母亲70岁生日上大阅兵的情景,威武的中国将士喊出嘹亮的口号响彻云霄。“响彻云霄”说明口号声的(   )

A . 音调高 B . 响度大 C . 音色美 D . 传播速度快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手影的形成 C . 放大镜成像 D . 镜中的苹果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A . 清水写字,字迹慢慢干了 B . 屋檐下结的冰凌 C . 山涧中的雾 D . 消融的冰雪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中蕴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及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B . 杯弓蛇影——光的直线传播 C . 镜花水月——光的反射 D . 形影不离——光的色散
6、如图所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由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根据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则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   )

A . 升高 B . 降低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
7、为了便于观察自己练习舞蹈时的姿势是否准确舞蹈教室内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小梦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她在镜中所成像的位置离她最远的是小梦站在(   )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8、如图所示,交警利用一架警用无人机搭载一个微型摄像机拍摄违章画面。来自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在感光片上形成景物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为了拍摄到清晰的画面应使镜头与感光片的距离(   )

A . 增大 B . 不变 C . 减小 D . 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为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湖面上树的倒影看起来比实际的暗,是由于部分光线发生了折射进入水中 B . 湖面呈现完整树影说明湖深一定大于树高 C . 由于光的折射,湖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深 D . 小明想将美景用相机拍摄下来应使美景到相机镜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倍焦距之间
10、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 .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可再次清晰的烛焰像 C .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光屏上一定能成清晰的像 D . 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小题4分,12小颗7分,13小题8分,14小题7分,15小题6分,共32分)(共5小题)

1、小亮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

(1)小亮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如图所示图中反射角是      度。
(2)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再分析数据可得出反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3)将纸板B向后或向前折一定的角度,观察在B板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他这样做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设计实验】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B的像”),看到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图中的      (选填“A1”“A2”或“A3”)。
(5)【分析与论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的大小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3、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应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2)刚开始实验时,烧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
(3)当水温升到92℃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丁所示的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分析数据或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实验现象中,水沸腾前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丙中的      (选填“A“或”B“)图。
4、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等。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入凸透镜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透镜的方向移动;成清晰像后小明把一个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透镜的方向      透镜的方向移动。(均选填“靠近”或“远离”)。
(4)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是       ;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认真观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小明在家观察爷爷奶奶的眼镜,发现奶奶的镜片比爷爷的厚,奶奶告诉小明,奶奶的眼镜度数比爷爷的高。于是小明结合所学的知识认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观点:直径相等、中间越厚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9个小题16、17、18小题各2分,19小题4分,20小题8分,21、22小题各4分,23、24小题各6分,共38分)(共9小题)

1、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2、如图所示,在学校走廊图书馆的墙壁上,贴着“禁止大声喧哗的提示语。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禁止大声喧哗”是从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见字是由于光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3、周末,小明和小宇一起去参观科技馆他们并排一起走向科技馆的玻璃门,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宇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他们逐渐靠近玻璃门时他们在玻璃门中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美术爱好者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绘出了如图所示的漫画。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画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       。判断依据: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手电筒

一般手电筒都有一个俗称灯窝的东西,如图甲所示,当将发光的小灯泡安装在焦点上时,光就会被强烈地反射出来,近似地形成平行光,这样手电筒的光就能照亮较远的地方,避免发散的光照到远处时就很快地变暗。然而,钢笔型电筒、打火机电筒等微型电筒并没有灯窝,它们发出来的光也能近似平行射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要从微型电筒的小灯泡分析入手,微型电筒使用的小灯泡和普通的小灯泡不同,它顶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如图乙所示,恰好能起聚光作用,所以不用灯窝也能使小灯泡发出的光近似于平行地射出。

(1)一般手电筒的灯窝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面“”凹面“”凸透“或”凹透“)镜,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微型手电筒的小灯泡顶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相当一个      (选填“凸面““凹面”“凸透或“凹透”)镜,且应将发光的灯丝放在其      位置处,就得到近似的平行光。
6、如图所示,冬天下雨的早晨,爸爸准备开车送小梦上学,坐进汽车,一会儿小梦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梦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7、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a、b是烛焰发出的两条光线,a与两焦点连线平行,b经过透镜中心。请作出a、b两条光线通过透镜之后的光路图。

8、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计所显示的速度匀速行驶25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ETC收费岛长s2=36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3)汽车从减速开始电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9、小明和小江同学到湖南长沙游学,跟随革命先辈的足迹,进一步了解了革命英雄事迹。游学结束,两人乘坐G696次列车返回太原,下表是G696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G696次列车途中以1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完全穿过一条长为2.4km的隧道用时1min。求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贵阳北

始发站

06:16

0

长沙南

09:20

09:23

541

信阳东

12:17

12:19

1142

郑州东

14:05

14:12

1439

太原南

17:53

终点站

2083

(1)G696次列车从长沙南到太原南运行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整数)
(2)列车的长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联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