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句子默写(共1小题)

1、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
(2)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3)屠乃奔倚其下,      。              (《狼》)
(4)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5)则吾斯役之不幸,      。            (《捕蛇者说》)

二、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加点词“余”的意思是      
(2)本诗描写了诗人      时的所见所思,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一个词是      

三、课外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解释句中的划线词。

①广数言欲亡(      

②徒皆曰(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3)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采取的三个策略,请概括。

①激怒将尉;②      ;  ③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②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③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注释〗庵:小草屋。

(1)解释句中的划线词。

①尝逢老母种葱者(      

一宿而葱大失(      

(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时,致力用德行训育百姓,百姓很怀念他。 B . (张允济)在武阳发布命令,必须用德行训诫下属,百姓很怀念他。 C . (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时,努力用德行训育百姓,百姓很接受他。 D . (张允济)在武阳发布命令,务必用德行叫诫下属,百姓很接受他。
(3)第③段中最能概括本段内容的句子是      
(4)“远近称之,政绩尤异”是从原文中抽出的句子,你认为它最恰当的位置是(    ) (4)
A . 第①段后 B . 第②段第③段之间 C . 第③段后 D . 单独成第④段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常见有消息说“越来越的青年人将偶像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的哀叹,说如今的年轻人心里没有榜样只有偶像。

    ②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只是简单地将偶像当成榜样的代名词了吗?

    ③我不同意。“偶像”这个词,因为含有“虚幻”“肓目”的意思,容易使人联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对立。

    ④况且,当下中国有責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榜样比比皆是。年轻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突遇飞机故障,生死边缘的四点四秒仍试图挽救飞机重伤牺牲;80后的余静两年前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大湾村一户不脱,我就不撤岗”;特警张劼保护居民楼二百多居民的安全,第一个冲进屋内阻止歹徒引燃爆炸场、自己却被烧得“像个烂桃子”……其实,榜样一直在我们身边.他们恪守和实贱着这些宝贵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⑤当历史进入我们这个大发展、大繁荣、大变革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方式、人生追求也呈现多元化,对榜样的看法也变得多元起来,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

    ⑥这个时代,谁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

    ⑦明星可以吗?如果他德艺双馨、言行一致,醉心艺术、孜孜以求,不是碰运气、靠脸蛋炒得大红大紫,当然值得引为榜样。

    ⑧普通人可以吗?有一位51岁的父亲和他19岁的女儿考上了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女儿说,爸爸是最好的榜样。身边的人,反而更能言传身教。

    ⑨“失败者”可以吗?当柯洁以一己之力代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战,却负于阿尔法狗,谁又能说他的勇气和坚持不值得被称为榜样?

    ⑩其实身边的人谁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什么?是羡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土,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眼红他的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还是崇拜他的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这一点,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

    ⑪一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一次行动胜过二十次感动。愿这个新时代,能唤醒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管你是20岁、30岁。愿我们青年人能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1)从全文看,本文是写给      这一特定群体的,文中的依据是“      ”。
(2)如果要选择论点作为本文标题,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2)
A . 小议榜样 B . 做自己的榜样 C . 榜样的力量 D . 榜样就在身边
(3)选文从第③段到第⑽段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证,请完成填充。

段落层次梳理

论证内容概括

第一层

A.第      

偶像和榜样并不对立,况且,当下中国有责任、有担当、愿意奉献的青年榜样比比皆是。

第二层

B.第      

D.      

第三层

C.第      

E.      

(4)第①段不能删除的理由是      
(5)请分析第④段加点词“四点四秒”的作用。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会飞的太阳

    ①去一个老房子找人。

    ②这些平房,蹲在几幢高楼后。房顶的瓦片上,生满了岁月的绿苔。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春天绿着,秋天黄着。墙壁上涂抹的白石灰,已斑驳成印象画了。前面的高楼挡着,老房子终年难得见到阳光。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们,早已羽翼丰满,飞了。留守在这儿的,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③我去时是冬天。冬天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A.洒B.漏)下一点两点来。我看到几个老妇人,从老房子里捧了被子出来,追着阳光走。阳光走到哪儿,她们就把被子晾到哪儿,一边拍打着被子上阳光的羽毛,一边闲闲地说话。她们看到诧异的我,笑着对我说,我们在赶太阳呢。脸上是一派的安详。

    ④赶太阳?多好的一个词语!我在这个词语前驻足,从此铭记在心。每当我觉得寒冷的时候,觉得灰心失望的时候,我就把这个词语掏出来,暖一暖,因为               

    ⑤连续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滴答个没完没了。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是潮乎乎的了。南方的梅雨天,总是让人难耐。

    ⑥小孩子却照旧玩得兴高采烈。他们穿了雨鞋,偏寻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击起水花一朵朵,乐得他们哈哈笑。五岁的小侄儿,也跟着别的孩子,去踩洼地的积水玩。孩子的快乐,简单透明,无关天气。

    ⑦又一阵雨来,他被“捉”回家。他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姑姑,你有彩笔吗?我想画画。”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握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

    ⑧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我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窗啊?

    ⑩小侄儿答,是为了让小猫小狗进来呀,还有小鸟进来呀,还有小兔子小熊进来呀……我失笑不已,小侄儿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

    ⑪他又开始画树和花。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子似的挂着。

    ⑫后来,他画了一个大太阳,光芒长得恨不得拖到地上。又刷刷几笔,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

    ⑬我说,太阳怎么长了翅膀呢?

    ⑭小侄儿头也不抬地说,太阳本来就有翅膀啊,下雨的时候它飞出去玩了,一会儿它还会飞回来的。

    ⑮感动。我发现,原来,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的,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长了一对会飞的翅膀。

(1)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1)
A . 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 B . 我就把这个词语掏出来,暖一暖。 C . 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D . 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
(2)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小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阅读第③段,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并简述理由。

选择:      理由:      

(4)根据文意,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句子。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5)
A . 阴雨总会过去 B . 逆境需要阳光 C . 快乐源于心境 D . 美好需要发现

五、名著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初中四年我们读过许多名作名篇,认识了许多名著中的人物。在阅读中,我们高兴着、伤心着、陶醉着、感动着……请根据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甲:《水壶传》我也爱看呐。

    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

    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

    乙:哎呦,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

    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

    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

    甲:有那本书啊!

    乙:《   》。

    甲:《   》?

    乙:梁山泊

    甲:和祝英台嘛!

    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

    甲:你刚才说的梁山……

    乙:水泊梁山。

    甲:宋江有吧?

    乙:对对对!

    甲:扈三娘?

    乙:有!

    甲:化蝶了嘛!

    乙:啊……

(选自相声《满腹经纶》)

(1)上述材料中两处书名内涉及同一部名著,书名是《      》,这部相声讽刺了的阅读现象是      
(2)请为右边的配图取题。(限五个字内)
(3)请将右边的配图内容描写出来。(30字左右。要求:运用动作描写)

六、作文(共1小题)

1、题目:我的青春故事

要求: 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③不得抄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虹口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