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如论中学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 1 C . + 2 D . + 5
2、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氧气验满   C . 加热液体    D . 量取液体
4、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 堆积如山 B . 花香四溢 C . 蜡炬成灰 D . 滴水成冰
5、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以支持燃烧 B .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于食品防腐 C . 空气质量检测报告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6、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10cm3的石油气可装在0.24cm3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温度升高能增大分子间间隔

A . A    B . B    C . C    D . D
7、一氧化氮(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收集一氧化氮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A . 向上排空气集所法 B .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C . 排水集气法 D .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A . 装置漏气 B . 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 . 弹簧夹没有夹紧 D . 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9、下列对打火机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看法正确的是()
A . 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B . 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 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5个氢分子构成 D . 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助燃性
10、取a、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另在b中放少量高锰酸钾,分别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o2)与时间(t)图象正确的是()
A . 图片_x0020_293332722     B . 图片_x0020_1302090605 C . 图片_x0020_1276686090     D . 图片_x0020_357052050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1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

      ;②      ;③      

图片_x0020_100014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3)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二氧化硫

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2个氢原子

      

      

      

(4)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图2的信息填空:

图片_x0020_100015

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丙图所示粒子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微粒符号是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结论。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实验集气瓶中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图B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比氧分子质量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图C所示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红磷点燃后,慢慢地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2、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下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7


(1)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热水中白磷、b试管中红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            


(2)(反思与评价)
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3)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4)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经检测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图片_x0020_100019

(1)写出仪器名称:③      ,④      
(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3)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采用了A装置,与用长颈漏斗与锥形瓶组合成的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      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      。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5)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制取并收集乙炔的发生与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装置序号)。
(6)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a”或“b” )端连接在提供氧气的钢瓶上。

图片_x0020_100020

4、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KClO3与1.0g MnO2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 g KClO3与1.0g 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Ⅱ中x的值应是      。写出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某种因素。

①乙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50.0g

1%

0.1g

9 mL

50.0g

2%

0.1g

16 mL

50.0g

4%

0.1g

31 mL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      (填字母);

图片_x0020_100021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越快。

②丙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图片_x0020_100022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E、F常温下都是一种无色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G在D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试推断:
  图片_x0020_100018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       H      
(2)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某些零食中含一定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油炸食品中常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NO)。
(1)丙烯酰胺的一个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
(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0.1%)
(4)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最简比      
(5)      g丙烯酰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与12g尿素[CO(NH2)2]含氮元素质量相等。(此小题写出解题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如论中学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