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Al3+——铝离子    B . 2K——2个钾元素 C . F2——2个氟原子    D . 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
2、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氧气    B . 金刚石    C . 氯化钠    D . 蒸馏水
3、泉州台商投资区某中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主题教育活动。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 . 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B . 露天焚烧垃圾 C . 少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 D . 积极植树造林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加热液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滴加液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点燃酒精灯 D . 图片_x0020_100004 连接仪器
5、小南同学为母亲庆祝生日所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点燃蜡烛 B . 榨取果汁 C . 制作贺卡 D . 切分蛋糕
6、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A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 . 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 . 甘蔗甜,柠檬酸――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 . 物质热胀冷缩――微粒间的间隙变化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 空气 B . 二氧化碳 C . 高锰酸钾 D . 双氧水
8、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179671173

A . x=2 B . 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 . 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9、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 B . 氮气 C . 海水 D . 冰水混合物
10、下列实验方法可以用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的是()
A . 观察颜色 B . 用燃着的木条 C . 闻气味 D . 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 . 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 . 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的光,可以制作荧光灯 C .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12、科学家曾用射电望远镜在星际云中发现了甲醛的气体,甲醛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对该气体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分析时,其中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473771747

A . 甲醛可能是氧化物 B . 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 C . 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 . 甲醛气体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空:
(1)2个镁原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5个硫酸根离子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化学式为      
2、生活离不开水,请回答:

图片_x0020_2090953760

(1)如图电解水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若试管A中产生约10mL气体,则试管B中产生约      mL气体,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2)台风过后,水源经常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活用水需经过净化处理才能使用,向水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      (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安全生活用水。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4)生活中常用      (物质名称)进行辨别硬水与软水。
(5)每个中学生应以节约用水为荣。写一条你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小南发现家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消毒水),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友情提醒:下面出现的字母是物质的代号,不是元素符号)

①该无色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

②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而C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③把气体B收集起来,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④淡黄色粉末D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E      
(2)写出②、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 O2、CO2 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图片_x0020_100008

(1)写出装置A、B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2)小南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为防止实验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你建议小南应采取的措施是      
(3)小南同学若选择D进行收集氧气,开始收集最佳时间是      (写观察现象)。选择该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4)小凡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      

图片_x0020_100009

(5)小山同学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选择的药品是            (填物质名称),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6)小山同学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实验,该实验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7)小山同学又选择如图装置进行收集二氧化碳,你认为气体      端进入。

图片_x0020_100010

(8)小凡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小凡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兴趣小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 , 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 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ClO3固体与KMnO4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农业上常选择 NH4NO3 作为氮肥,请计算:
(1)NH4NO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200Kg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