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 . CaCl2    B . SiO2    C . Al2O3    D . FeS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 . 垃圾及时焚烧处理 B . 使用无磷洗衣粉 C . 任意排放污水 D . 随意丢弃电池
3、袁隆平院士发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大米镉超标的毒大米问题了,这里的“镉”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4、下列实验操作(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过滤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图片_x0020_100003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氢气验纯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图片_x0020_526201808 B . 图片_x0020_1305670793 C . 图片_x0020_520104284 D . 图片_x0020_1366380666
6、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异黄酮是混合物 B . 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1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D . 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7、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水分子间的间隔:③>① B .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 C . 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 . 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有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加入足量红磷,点燃

D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A . A    B . B    C . C    D . D
9、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铜粉,管中的空气体积为50mL,将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的注射器和瘪的气球接在玻璃管的两端,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的气体全部挤入玻璃管,此时注射器的活塞停在14mL刻度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00011

A . 用硫粉代替铜粉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 . 铜粉过量是为了使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 C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 D . 未冷却至室温即读取注射器读数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图片_x0020_100013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 图片_x0020_100014 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D . 图片_x0020_100015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对铟、铱、锗等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

①如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硫离子的符号为      ;硫原子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A、B、C、D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图A、B、C、D表示的四种粒子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图2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转化关系图。

①从宏观角度看,图2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从微观角度看,图2中三种物质都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

②写出图2中在自然界中发生转化Ⅳ的主要途径是      作用。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安全火柴必须擦在火柴盒上才会燃烧起来。安全火柴头主要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易燃物(如硫)等物质,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玻璃粉等组成,当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发热,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产生少量氧气,使红磷发火,从而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如硫)燃烧,这样火柴便划着了。写出在此过程中:
(1)生成氧气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水的电解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3

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用      验证b管中的气体。

(2)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水蒸发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
A . 分子大小 B . 分子间间隔 C . 分子质量 D . 分子种类
(3)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2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净水过程明矾的作用是      除去自来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净水方法是      

图片_x0020_100025

②利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家庭可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吸附操作,其中水样从下端B入水口进入的主要目的是      

③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      ,如何检验经过此软化方法后的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写出操作、现象及结论)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填编号)。 (4)
A . 农业上用水漫灌农作物 B . 收集雨水用于浇灌花木 C . 用高压水枪冲洗汽车 D . 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第二组同学利用横口管(如图a)等仪器设计装置探究“氧气的性质”

图片_x0020_100026

(1)如图b,将注射器内液体甲注入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此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横口管底部盛有的固体乙的作用是      
(2)完成(1)实验后,在固体乙上方放一块红热的木炭,再套上一个横口管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如图c),为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液体丙应为      (填名称),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产生的现象是      
2、以下是实脸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图片_x0020_622996222

(1)仪器③的名称是      
(2)组装A装置时,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咯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      (选填“a”“b”或“c”)。酒精灯应在固定试管之      (填“前”或“后”)放置。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宜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不宜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      ,还需要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再      ,取出集气瓶后,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立贮存。
(5)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图片_x0020_2109449693

      、②      

3、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图片_x0020_1065753750

(1)开始时,将如图装置连接好,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装置置于80℃的水中,看见注射器活塞微微向外移动,说明      
(2)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Ⅰ

探究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5℃

二氧化锰

10mL 2%H2O2溶液

甲组实验Ⅱ

25℃

二氧化锰

10mL 5%H2O2溶液

(3)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图片_x0020_1663987209

①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H2O2      (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

(4)在查阅资料时,同学们得知氧化铁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铁和二氧化锰这两种物质哪一种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呢?

①在探究前,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        D.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相同

②请设计实验,比较氧化铁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写出实验方案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是初中学过的物质,A、B都为常见无色液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C、D都为气体单质、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其中“---”相联的物质可发生反应,“→”之前的物质可转化为之后的物质。

图片_x0020_100027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2)写出反应B→D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换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计算:
(1)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2)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列式计算并写出结果)
(3)141g青蒿素中所含的碳元素的质量      (列式计算并写出结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