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B .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C .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能实现 D .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2、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 . Na2SO4    B . H2SO4    C . AgNO3    D . NaCl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 . 增稠剂 B . 调味剂 C . 着色剂 D . 抗氧化剂
4、把下列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都不会增加的是(   )
A . H2SO4溶液 B . Na2SO4溶液 C . Na2CO3溶液 D . FeCl3溶液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小心加热蒸干,能得到较纯净的原溶质的是(   )
A . CuSO4 B . FeSO4 C . NaHCO3 D . FeCl3
6、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 . 含有H离子的溶液 B . c(H)>(KW)1/2 C . pH小于7的溶液 D . 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7、反应A+B→C  △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0 ② X→C △H<0 。下列示意图中,能符合题意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8、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B . 加入KNO3固体,v(H2)不变 C . 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D . 滴加CuSO4溶液,v(H2)减小
9、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H=-92.4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1.0 mol N2、3.0 mol H2置于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热量为92.4 kJ B . 上述反应达平衡后,若容积不变,再充入1.0 mol氦气,N2的转化率提高 C . 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缩小容积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 D .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一定偏小 B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C . 水溶液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 . 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1、同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 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对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 和HClO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酸根离子浓度:c(CNˉ) >c(ClOˉ) B . 电离平衡常数:HCN>HClO C . pH:HCN>HClO D . 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12、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点为平衡状态 B . b点和c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相同 C .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示为K =[CO]·[FeO]/[CO2]·[Fe] D . 若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则该反应的 ΔH < 0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 = c(OH-) + c(A-) B . 在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c(NH3·H2O)>c(NH4+>)c(OH-)>c(H+) C . pH=4的醋酸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D . 浓度均为0.1mol/L的 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2c(OH) = c(CH3COOH)+2c(H+)
14、某同学测得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 mol · L –1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呈酸性后,得出下列关系式,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 . c(CH3COO)>c(CH3COOH) B . c(CH3COO)>c(Na+)>c(H+)>c(OH C . c(N a+)= c(CH3COO)= 0.01 mol · L –1 D . c(CH3COOH)+ c(CH3COO)= 0.02 mol · L –1
15、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 .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 . H+的物质的量 D . CH3COOH的物质的量
16、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 . pH相等的NaOH、CH3COONa和NaHCO3三种溶液,则有c(NaOH) < c(NaHCO3) <c(CH3COONa) B . 已知25℃时Ksp(AgCl)=1.8×10-10 , 则在0.3mol·L-1NaCl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可达到6. 0×10-10mol·L-1 C . 25℃时,0.1mol·L-1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大于0.1mol·L-1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 D . 室温下,0.1mol·L-1NaHA溶液的pH=4,则有c(HA) >c(H+)>c(H2A)>c(A2)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在碳酸氢钠溶液中:K+、Al3+、SO42−、Cl B . 存在较多Fe3+的溶液中:Na+、SCN、CO32−、K+ C .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24溶液中:NH4+、Cl、CO32−、F D . 在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S2−、NO3
18、25℃时,下列各组溶液的pH一定等于7的是( )
A . pH=2和pH=12的两种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B . 0.05mol⋅L−1 H2SO4与0.10mol⋅L−1 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C . 将pH=5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 D . pH=1的H2SO4与0.10mol⋅L−1 Ba(OH)2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1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NH4Cl溶液中:c(Cl)=c(NH4+)>c(OH)=c(H+) B . Na2SO4溶液中:c(Na+)+c(H+)=c(SO42−)+c(OH) C .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OH) D . 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H与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5,则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10-5-10-9) mol/L
20、某温度下,向10mL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Ksp(ZnS)=3×1025mol2/L2)

图片_x0020_464559357

A . 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B . 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 C . 该温度下Ksp(CuS)=1035.4mol2/L2 D . 向100 mL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的Na2S溶液,Zn2+先沉淀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在2 L的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K350 , 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2)下图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2v(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2、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KW的数学表达式是KW =      ,温度升高KW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K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K值越大表示该反应进行程度越      ,对于反应2NO2(g) N2O4(g),其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学表达式为K=[N2O4]/[NO2]2 , 式中[NO2]2表示的意义是      
(3)Kα通常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α值越大表示该弱酸的酸性      ,对于某一元弱酸,当用蒸馏水稀释该酸时,溶液越稀,Kα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Ksp表示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该常数越大表示难溶物在水中的      
(5)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 ,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 和c(CH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 mol/L,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Ka=1.7×10−5 mol/L),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3、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1)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选填“A”或“B”);
(2)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盐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3)95℃时,若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用1.500mol/L的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HCl溶液的体积/mL

1

25.00

24.41

2

25.00

24.39

3

25.00

25.90

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待测液时,使用25.00mL移液管或      滴定管;
(2)实验中,需要润洗的仪器是:      
(3)取待测液NaOH溶液25.00mL 于锥形瓶中,使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4)若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将使所测结果      (填“偏高”“偏低”“不变”,下同);若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正确读数,则所测结果      
(5)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