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4.13抗日救亡运动课时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

右图所示的博物馆坐落在( )


A . 沈阳 B . 北京   C . 南京 D . 上海
2、

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 .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B .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 C . 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政府建立      D .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
3、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北伐战争 C . 红军长征 D . 西安事变
4、侵略者总是得寸进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又将魔爪伸向中国的( )

A . 华南地区 B . 华北地区 C . 陕北地区 D . 西南地区
5、“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下列属于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原因的是 ( )

①日本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③张、杨的伟大爱国情结  ④张、杨不愿意再接受蒋介石的领导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杨虎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的特别伟大之处是1936年同张学良联合发动了(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西安事变         D . 百团大战
7、

李良城同学观看了右图的影片后,给同学们讲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④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8、

右图是纪实小说《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的封面。之所以说“历史在这里拐弯”是因为( )


A . 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B .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 国共两党矛盾完全消除
9、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实现。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并分析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3)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2、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道的一则消息,请回答:


(1)此消息报道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                     

——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

材料二 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                                    

——周恩来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均与哪一事件有关?材料中的“他”“先生”均指谁?

(2)这两则材料反映的主张有什么不同?周恩来之所以有材料二的主张,主要是因为( )

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3)如果你是当时的国民,你会赞同谁的主张,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4.13抗日救亡运动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