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 . 重阳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端午节 B . 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至     清明 C . 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至 D . 元宵节   春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七夕节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翻拍经典,成为当下不少创作者的选择,其中,不乏超越前作的精品,但随着翻拍频率、数量的不断提升,问题愈发         , 不少翻拍剧泯然众人,        遭遇口碑危机。颠覆的改编、雷人的剧情,让不少观众对翻拍剧产生抵触情绪。

    翻拍剧遭质疑,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比如,有的翻拍剧只顾热度和流量,导致作品        ;有的为搏眼球,一味搜奇猎艳,牵强附会;有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加入不合逻辑和常识的内容;有的海外取材,却机械地复制粘贴,导致严重的“水土不服”……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是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今天,各种拍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而我们的胸怀、创意也要跟进。(    ),才能发现        的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1)
A . 突显    甚至    粗枝大叶    源源不断 B . 凸显    或者    粗制滥造    滔滔不绝 C . 凸显    甚至    粗制滥造    源源不断 D . 突显    或者    粗枝大叶    滔滔不绝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 B .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C .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 D .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A . 唯有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 B . 唯有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 C . 唯有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 D . 唯有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
3、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 林冲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B . 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 C .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D . 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 .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 . 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 . 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 . 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 . 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 . 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 . 青年强则中国强,对于所有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 .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啊,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微型小说选刊》)

(1)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这篇小说立意新奇,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强,总是记着妈妈的教导:“做好自个儿的事”,赢得人们一致的称赞,因为他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所以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 B . 作者对主人公外貌、心理都没有作描摹,连对话都用叙述人的语言来间接表达,去掉了一切虚饰,只留人生的本真,较好地表现了人性的美好本质。 C . 老板说“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强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他俩说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个人才干更重要。 D . 小说常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如开头用本家哥与强进行对比,中间用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与之进行对比,后面用助手来进行对比。
(2)本文主要写了“强”几件事?请分别加以概括。
(3)从全文看,强一个怎样的人?
(4)本文写高考落榜生强的成功经历,题目却定为“高等教育”,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辞·序》)

(1)对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
A . 生所资             生:维持 B . 求之途             靡:没有 C . 远役             惮:害怕 D . 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追寻
(2)以下六句话分为四组,能够反映陶渊明对官场厌恶、鄙弃态度的一项是(    )

①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②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③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④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⑤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⑥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2)
A . ②③④ B . ②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②⑤⑥
(3)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A . 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因,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B . 陶渊明辞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C . 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县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D . 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是陶渊明辞官的因素之一。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②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诗人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含蓄高远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B . 首联上句写时间,意兴阑珊,下句写空间,,兴致勃勃,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C .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D . 末尾两句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2)此诗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滕王阁什么特点?

五、句子默写(共1小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风飘飘而吹衣。
(2)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3)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6)故曰:            ,圣人无名。

六、语言表达(共2小题)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今天,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措施。之所以如此,①      。如果传统文化没有遇到传承危机,就无需花这么大的力气来传承了。②      ?因为传统文化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存在的基础。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有它存在的物质基础,中国以前是农业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便是农业文化。今天的中国已进入工业社会甚至信息社会,以前的农业文化③       。因此,今天还要守着过去的农业文化就很困难了。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每位大学生固然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但抽空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读了名著,就能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能更好地驾驭生活;而只有能更好地驾驭生活,才能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取得成功。

①读了名著未必就能懂得生活的真谛。

      

      

七、材料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想去当练习生……等我火了,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2018年11月,宿迁市两名十几岁的女孩为了当明星,决定离家出走。在出发前,其中一名女孩给父母留下了这样一封信。不过,由于她们年纪小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离家出走失败。

    ②据媒体调查,有超过50%的95后就业者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当调查员随机询问他们为什么想当网红时,很多人给了的答案是:“因为网红赚钱容易”“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