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李沧、西海岸、胶州、平度四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    B . 钻木取火    C . 木已成舟    D . 花香四溢
2、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碘”、“锌”指的是()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单质 D . 元素
3、2019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的主题。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
A .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B . 提倡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 . 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处理 D . 蔬菜大棚的塑料膜就地焚烧处理
4、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胡椒粉 B . 食盐 C . 食醋 D . 白糖
5、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 氯化钠 B . 金刚石 C . 氮气 D .
6、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 蒸馏 B . 蒸发 C . 过滤 D . 沉降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倾倒液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过滤 C . 图片_x0020_100003 验满 D . 图片_x0020_100004 给液体加热
8、 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既可杀菌消毒又可净水.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6 B . +3 C . +2 D . +1
9、下列变化中的能量转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 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B . 生活中用天然气做饭 C . 生活中用电灯照明 D . 生活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10、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 .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到吸附作用 C .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D . 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氧气分子减小

B

将一杯细沙加入一杯小石块中体积小于两杯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

A . A    B . B    C . C    D . D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C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电光源 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 以及臭氧等
13、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 . 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1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 . 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 . 工业上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 .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5、异烟肼( )是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下列有关异烟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分类上看:异烟肼属于氧化物 B . 从宏观上看:异烟肼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 从定量上看:异烟肼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7 D . 从微观上看:异烟肼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6、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 .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 .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D . 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17、下列化学用语中,对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 .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 .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8、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鉴别物质

实验方法

A

二氧化碳、氮气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B

水与酒精

分别闻气味

C

呼出气体和新鲜空气

分别同速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

蒸馏水与食盐水

分别取两种液体少量,加热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19、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包含和交叉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6 B . 图片_x0020_100007 C . 图片_x0020_100008 D . 图片_x0020_100009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下列有关自然界中氧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会产生氧气 B .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消耗氧气 C . 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 D . 在自然界中,通过氧气及含氧化合物的天然或人工转化,维持相对恒定的大气含氧量
2、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B .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 . 加溶剂可以使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它的不饱和溶液 D . 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它的不饱和溶液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分析表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5

A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 . 锂、钠、钾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易失去一个电子 C . 位于第4周期 族的元素,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2个质子 D . 溴原子的电子层数为七层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现有氯化钠、氧气、木炭、硝酸铵四种物质,请用化学式填空:

①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②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③夏季烧烤常用作燃料的是      .④可用于自制“冰镇饮料”的是      

(2)请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①水通电分解      

②加热铜丝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请回答以下问题:
(1)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当衣服上粘有油脂时,可以用洗衣粉除去,其去污原理是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酒”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该酒”中的溶剂为      
(4)请你列举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3、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以元素锶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下图A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图B是锶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1)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B中的       ,该粒子的符号是      
(3)图C中①②③④⑤共表示      种元素.
(4)图C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的微粒,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在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2 图片_x0020_100023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      (写出该气体的一条化学性质)。
(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请回答:

①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微粒符号,下同),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②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③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实验室常用如图的一些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A. 图片_x0020_100010 B. 图片_x0020_100011 C. 图片_x0020_100012 D. 图片_x0020_100013 E. 图片_x0020_100014 F. 图片_x0020_100015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利用如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是因为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      

图片_x0020_100016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理由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      ,证明氧气已满.
(4)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F)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重要的科学方法,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某同学欲配制 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2)该同学用图A所示操作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      g( 以下用游码),最终该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或“小于”或“无法确定”).
(3)(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不能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4)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      (任写一条)
(5)某兴趣小组同学课后设计如图丙所示创新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请你说出该装置的优点是      (任写一条)
(6)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一般思路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差异,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小明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它物质是否也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氧化铜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设计并完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 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 氧化铜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持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如此反复几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

IV.分别量取 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 氧化铜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 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

①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铜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填“能”或“不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实验设IV的目的是      

(2)小丽同学想探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她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用 的过氧化氢溶液,采用不同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做实验,测定各收集到 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氧化锰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时间(秒)

22

13

12

10

9

8

5

3

3

3

请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除是否使用催化剂、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质量外,还可能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你的猜想是      (任写一条即可).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厨师烹任时常往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酒和食醋,是因为酒和食醋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 ).请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乙酸乙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化为最简整数比).
(3)      g乙酸乙酯中含有 氧元素.
2、10%的 溶液常用作路面的保湿剂.请计算:
(1)配制 溶液,需要 的质量为       ,需要水的质量为      
(2)现有 的氯化钙溶液,若要稀释成 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请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西海岸、胶州、平度四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