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2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 . 木炭
B . 硫磺
C . 红磷
D . 铁丝
2、现有32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氧化物
B .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 , 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X由四种元素组成
B . X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 . X中有水
D . X 是氧化物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 . 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C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空中的氧气,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6、短时间内储存一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 )
A . 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
B . 瓶口朝上,盖玻璃片
C . 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
D . 瓶口朝下,盖玻璃片
7、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木炭,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
A . 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B . 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C . 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D . 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8、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 ②③①④⑥⑤
B . ③②①④⑤⑥
C . ③②①④⑥⑤
D . ②③①④⑤⑥
9、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变化,故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C .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 . 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 . 蜡烛燃烧时,越来越短、最后消失
B . 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 .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 . 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11、已知反应A+B=C+D,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g,则消耗的反应物B为( )
A .
B .
C .
D .




12、从化学反应
中,得到的信息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
B . 3份Fe跟2份O2反应,生成1份Fe3O4
C . 每168份质量的Fe跟64份质量的O2完全反应,能生成232份质量的Fe3O4
D . 在这个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之比为168:64:232
13、a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
A .
B .
C .
D . 无法判断



14、已知在一定的条件下,硝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系数x的值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15、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g,点燃后生成水,并剩余1g氢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 )
A . 2g氢气和8g氧气
B . 1g氢气和9g氧气
C . 5g氢气和5g氧气
D . 4g氢气和6g氧气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如果把自然界水里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而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8%,此现象说明 。
2、配平化学方程式
(1) C2H4+ O2
CO2+ H2O

(2) MnO2+ HCl
MnCl2+ Cl2+ H2O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填序号
;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种,D物质的化学式为 ;
(3)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
2、按要求书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黑白固体混合物制氧气
;
(2)水电解
;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丙实验回答:
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
丙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2、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
溶液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
,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
填“A”或“B”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固体跟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氨气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气体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A”或“B”
的装置;收集氨气可用 法,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请你填写有关空格,并与同学交流.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该物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填一种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
理由是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 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