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在含有大量OH、Cl、K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 NO3    B . Ag    C . NH4+    D . 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具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 . 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 . 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连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读出液体体积     B . 测溶液的pH C . 加热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5、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 .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6、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B . 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 C . 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豆浆、牛奶等解毒,并及时就医 D . 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
7、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   )
A . P2O5    B . KOH    C . NH4Cl    D . CaCO3
8、下列实验中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 B . 不需要加入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NaOH、NaCl、HCl、FeCl3四种溶液 C . 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 , 可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D . 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可以加水溶解
9、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A . Fe、Cu    B . Cu、Ag    C . Cu    D . Ag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钉生锈    B . 衣服晾干    C . 干冰升华    D . 剪纸成花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C .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 D .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
12、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385802904

A . 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 . 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 . 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 . 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化学微观世界精彩万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如下图A、B是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975035566

① 若 A 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X=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②若 B 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11  

b.10  

c.9  

d.8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①为预防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常食用乳制品、骨汤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元素。

②新鲜牛奶的 pH 约为 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      (填“变大”或“变小”)。

③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民俗,粽子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④面料为“冰蚕丝”的运动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请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羊毛:      

2、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图片_x0020_2043328957

(1)t3℃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a点的含义是      
(3)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4)当B中含有少量的 A,可采用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B 物质。
(5)t3℃时,若用 A、B 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 A      B(填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钢铁的使用十分普遍,但世界上每年有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因锈蚀而损失。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分别取 3 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1838198922

(1)进行实验一时,采用的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将水煮沸的目的是      
(2)大多数同学都观察到了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室中可用盐酸除铁锈,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工业上用锈蚀的废铁可以回炉炼铁,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4310481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      ,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H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 A、B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D 是一种固体单质,H 是蓝色沉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45626251

(1)A的化学式是      ,F 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②产生的 C 和 E 的体积比约为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D的一种用途      (任写一种)。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兴趣小组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

猜想3.可能是氨气

(1)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      
(2)[查阅资料] 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      ,于是他认为猜想2符合题意。
(4)[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符合题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      

      

图片_x0020_2110970883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5)[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
A . 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 .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 .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将 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 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