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天台县赤城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15小题)

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盐酸

加足量的氧化铁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C

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程

D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加氢氧化钙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

甲: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乙: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和硫酸四种溶液;

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

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只有甲的可行 B . 只有乙和丁的可行 C . 只有乙的不可行 D . 都可行
3、下图所示的A为电磁铁,B为铁芯,C为套在铁芯B上的绝缘磁环。现将A、B、C放置在天平的左盘上,当A中通有电流I时,C悬停在空中,天平保持平衡。当减少A中电流时,绝缘磁环C将向下运动。在绝缘磁环C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C与A还未碰撞),若不考虑摩擦及空气阻力,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天平仍保持平衡 B . 天平左盘先下降后上升 C . 天平左盘先上升后下降 D . 天平左盘一直下降至最低点
4、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 . 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  C .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 . 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5、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 . 氧化钙、消石灰、CaO B . 氯化氢、盐酸、HCl C . 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 . 氢氧化钠、烧碱、NaOH
7、如图所示的四种器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台球杆 B . 跷跷板 C . 筷子 D . 修枝剪刀
8、如图所示,旅游景区的索道缆车载着游客匀速上山,它具有的(   )

A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 . 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C .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D . 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9、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 . 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 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 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10、如图所示,M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  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的砝码不变,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2v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吊盘重不计,绳子与滑轮摩擦不计)(   )

A . G B . 2G C . 3G D . 4G
1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试剂1

试剂2  温度/℃

溶解后

温度/℃

静置后

温度/℃

试剂3   温度/℃

混合后

温度/℃

0.5gNa2CO3

10mLH2O 20.0

23.3

20.0

10mL HCl(20%)20.0

23.7

0.5gNaHCO3

10mLH2O 20.0

18.5

20.0

10mL HCl(20%)20.0

20.8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 . 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 . 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 D . 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12、如图所示,物体沿光滑斜面从顶端下滑至底端。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速度v、通过的距离s、机械能E和动能Ek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3、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 . 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 . 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 . 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调节电阻箱R1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读出了第一组数据,然后他不再调节滑片,仅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读得另外两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次数

R1

I/A

1

9

0.25

2

6

0.33

3

3

0.5

A . 能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为R1的阻值越大时通过的电流越小 B . 不能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为他改变R1的阻值了 C . 可以计算出三次实验中R2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2Ω D . 分析R2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可以得到R2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结论
15、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 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 C .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 .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共9小题)

1、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1)实验1: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      (填“上升”或“下沉”)

(2)实验2: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      发生反应。

2、某校“绿色”环保小组的同学用精密酸度计测得实验室的甲、乙、丙、丁四种废液的pH如右表。现请你和他们一起实验并回答:

废液酸碱度

pH

6.5

11.3

7.0

2.0

(1)各取溶液少许,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废液是       
(2)实验老师告知:乙、丁分别是未用完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硝酸。为了防止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小聪将丁溶液逐滴滴入乙中,刚好完全反应,小明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还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呢!”请问,该肥料属于      (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3、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H,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乙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OOH + CaCO3→Ca(CH3COO)2+H2O+CO2↑,则金属镁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生。

①金属M不可能是      (填名称)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填符号)。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凡是化合价升高即具有还原性,化合价降低即具有氧化性。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有Fe2+ , 若误食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 , 产生高价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
(1)Fe2+转化为Fe3+的过程发生      变化(“化学或物理”)
(2)在解毒的反应中维生素C是      剂(“氧化或还原”)
6、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 的 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小车三次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做      运动。
(2)完成上述实验后,他们取来一个小球和木块,将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将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由A位置撞至B位置,如图乙所示。 完成后,保持木块在B位置不动,取回小球置于斜面同一位置重复上面的操作,如图丙所示。这是在      相同的条件下,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在这两次实验中,      (填“乙”或“丙”) 图中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更大一些。
7、为了测定硫酸铵和氯化铵混合物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实验时,甲同学使用硝酸银溶液作试剂A,乙同学选用氯化钡溶液作试剂A。其中所选择的试剂A不合理的是_       同学。
(2)以下都是指正确使用试剂A时进行的实验:

①为进行称量、溶解、反应、过滤、洗涤沉淀的各项操作。

②简述判断沉淀B是否洗净的方法      

③若过滤所得沉淀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重,测得结果将      (填“偏高”、“偏低”、“不变”)。

8、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长度 L=0.50m的木板搭成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重力的G=5.0N。调整斜面的高度为   h=0.22m,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N,则有用功为      J,斜面的摩擦力为      。(不计空气摩擦)

9、小明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了以下实验。图1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仪器,CO2缓冲液可用以调节密闭玻璃小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0.03%。根据刻度毛细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的小室内气体体积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实验过程中密闭小室内的温度保持不变)。以下根据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A点表示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 B . B点表示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光照强度大于30千勒克斯时,就无法通过增强光照来增强光合作用速率 D . 从图2可知,在一定的光照范围内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3分,共45分)(共5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4    猜想二:H2SO4和CuSO4

【资料查询】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Zn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      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B、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 , 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填序号)。

a、CuO       b.Cu(OH)2    c、Cu          d.Cu(NO32

2、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科学量。硬度的大小可以用如图方法进行测试:

选择规定的淬火钢球,给它加载压力F,将它压到被测试的材料表面,保持规定的时间后卸载压力,就会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如果用S表示凹形压痕的面积,用H表示材料的硬度,某次实验中对一些材料的测试数据如下:

材料

F/N

S/mm2

H/(N/mm2)

A

10000

100

100

B

10000

200

50

C

20000

100

200

D

15000

150

100

E

7500

25


(1)硬度的定义为:在凹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      
(2)请将表格数据填写完整。      。B、C、D、E四种材料的F-S图像如上图所示,其中表示材料D硬度的图线是      
3、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2Na2S4 + O2 + 2H2O = 8S↓ + 4NaOH

【实验资料】①受热时,四硫化钠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①取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 , 反应为4Na2CO3 + 12S + O2  2Na2S4 + 2Na2S2O3 + 4CO2 , 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乙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丙所求),拔下橡胶塞,观察到水进入试管内,进入水的体积约为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 /cm

11.2

11.4

11.6

h2 /cm

8.9

9.1

9.2

【解释与结论】 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反思与评价】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有同学认为会偏小,请阐述理由      

4、小柯在测量某铁块的重力时,发现铁块的重力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一时又找不到其它测量工具,为了测出该铁块的重力,他找来木棒、细铁丝等物品进行如下改进:

步骤一:将细线系在木棒的A位置,在木棒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

步骤二:用手指勾住弹簧测力计的B处,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如图乙

步骤三:在木棒左端挂上铁块,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丙

(1)步骤一中“在木棒的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防止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步骤二的作用是      
(3)步骤三中,当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该铁块的重力是      牛。
5、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废液,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该废液的组成,取一定量的无色废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为      
(2)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      (名称、化学式均可,下同)。
(3)溶液A一定含有的离子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第30题4分,第31题6分,第32题9分,第33题11分,第34题7分,第35题10分,第36题8分。共55分)(共7小题)

1、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毎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2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m

n

9.8

0

计算:

(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      、n=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   

D.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11个氢分子

(2)屠呦呦认为温度过高有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坏而影响疗效,于是改为用沸点较      的乙醚提取,并将该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部分,经过反复的试验,结果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位即191号样本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物体重力/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η

1

3

0.1

2.0

0.3

50%

2

6

0.1

0.3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如图丙所示,将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

(1)生成CO2质量为      g
(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
(3)实验后过滤得到不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正确到0.1%)
5、如图,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 R1的电阻是20Ω,电源电压18V,变阻器R3的阻值范围是0~200Ω,灯泡电阻不变。

(1)只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R2的电阻为多大?
(2)只闭合S1、S3和S4时,在不损坏电流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
(3)若只闭合S2、S4 , 在不损坏电,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的变化范围。
6、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以及制取各种铜的化合物时,常用到硫酸铜。某工厂用硫化铜(CuS)生产硫酸铜,提出了以下两个生产方案:

方案I:硫化铜在硫杆菌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为:CuS+2O2 CuSO4

方案Ⅱ:高温煅烧硫化铜,生成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2CuS+3O2=(高温) 2CuO+2SO2 , 氧化铜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

(1)在方案I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硫杆菌起      作用;
(2)上述两个方案中,哪个更合理?      ,理由是(写出两点)      
7、电梯是高层住宅必备的交通工具,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对重、电动机、钢丝绳、滑轮等部件连接组成。电动机和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给轿厢施加拉力,连接轿厢的两根钢丝绳非常靠近,轿厢与对重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对重的质量为400kg,空轿厢的质量是500kg,额定载重量是1000kg,某次电梯满载上升时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钢丝绳重力和一切摩擦。 

(1)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电梯匀速运动阶段,对重的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3)电梯满载匀速上升时,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台州市天台县赤城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