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目的 |
A | 向淀粉溶液中滴入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滴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有银镜现象出现,验证酸性条件下淀粉水解 |
B | 向Fe(NO3)2加入稀硫酸 | 溶液绿色加深,验证Fe2+水解平衡受外界影响 |
C | 用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配制溶液 |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
D | 将适量Cl2通入NaBr溶液中,再加入裂化汽油,振荡,静置。 | 上层溶液呈橙红色,Cl2的氧化性大于Br2 |

二、实验题(共1小题)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为顺利达成实验目的,上述装置中甲中活塞、乙中活塞、弹簧夹1、2、3打开和关闭的顺序为 。
③反应结束后,将乙中溶液边加入 ,边进行加热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产品。
已知:①氯化铁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升华,气态FeCl3会分解成FeCl2和Cl2②FeCl2熔点670℃)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原因 |
打开K,充入氮气 | D中有气泡产生 | ①充入N2的原因 |
关闭K,加热至600℃,充分灼烧固体 | B中出现棕黄色固体 | ②产生现象的原因 。 |
实验结束,振荡C静置 | ③ | ④ (用方程式解释) |
三、工业流程(共1小题)
已知:
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酸性条件下,ClO3-不会氧化Co2+ , ClO3-转化为Cl-;
A.2.0~2.5 B.3.0~3.5 C.4.0~4.5
四、综合题(共2小题)
第一种方法:丹麦Topspe工艺的合成气一步法,是专门针对天然气原料开发的一项新技术。
①2CH4(g)+O2(g) CH3OCH3(g)+H2O(g) △H1
第二种方法:二甲醚生产二步法,即先合成甲醇,甲醇在催化剂下制二甲醚。
②CO(g)+2H2(g) CH3OH(g) △H2
③2CH3OH(g) CH3OCH3 (g)+H2O(g) △H3
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ν正减少、ν逆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b.当四种物质的浓度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若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d.当达到平衡时2v正(O2)=v逆(CH4)
e.向该恒容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ν正、ν逆均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i说明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 。
ii.反应②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iii.若在350℃时的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和6molH2 , 8min达到平衡,c(CH3OCH3)=0.3mol·L-1 , 用H2表示反应②的速率是 ;可逆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 。
iv.若350℃时测得容器中n(CH3OH)=n(CH3OCH3),此时反应③v(正) ν(逆),说明原因 。
2FeSO4·7H2O→Fe2O3+SO3+SO2+7H2O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②氧、铁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O pm、rFe pm,晶体密度为ρg·cm-3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用含π的式子表示)
五、推断题(共1小题)
已知:
①E、G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R—CHO+R′—CH2—CHO
(R、R表示烃基或氢)。
请回答下列问题:
i.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ii.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