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常温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HCl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20.00 B . 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c(Cl)>c(H+)>c(Na+)>c(OH C . 若将盐酸换成相同浓度的醋酸,则滴定到pH=7时,a<20.00 D . 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到溶液明显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
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 , 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B . 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剧烈双水解反应 C . 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D . 明矾净水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原理相同
3、在水中加入下列粒子,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 . B . C . D . 2311Na+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室温下,23g 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B . 0.1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的数目为0.1NA C . 常温下,20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OH 数目为0.2NA D . 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 N2和0.3mol H2 , 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6N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H4HCO3(s)═NH3(g)+H2O(g)+CO2(g) △H= +185.57kJ•mol−1 , 能自发进行,原因是△S>0 B . 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C . 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D . 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6、对反应A(s)+ 3B(g) 2C(g)+ D(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A)=0.3 mol/(L•s) B . v(B)=0.6 mol/(L•min) C . v(C)=0.5 mol/(L•min) D . v(D)=0.01 mol/(L•s)
7、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B .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 . 海轮外壳焊接锌块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8、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SO32-、HCO3 B . 常温下,c(OH)/c(H+)=1.0×101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H4、Na、Cl、NO3 C . 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 D .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O32+2H2O H2CO3+2OH
9、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 将NO2球浸泡在冷水中和热水中 图片_x0020_1677728062 B . 图片_x0020_455528610 C . 图片_x0020_1051149906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0、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N装置中两个电极均为石墨棒)(   )

A . C1上发生还原反应 B . Cu电极与C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相同 C . M 装置中SO42移向Cu电极 D . 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M 中溶液pH变小,装置N中溶液pH变大
11、恒温、恒压下,1 mol A和1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 mol 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1:1 B . 物资A、B的转化率之比一定是1:2 C. D.当v(A)=v(B)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 C . 若起始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则达到平衡时生成3a mol C D . 当v(A)=v(B)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
12、某新型电池,以NaBH4(B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该电池可用作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296078437

A . 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B . 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 C . 每消耗3 mol H2O2 , 转移3 mol e D .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
13、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 .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C .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读取数值偏小 D . 用沾有水珠的锥形瓶盛装待测液进行滴定,测定浓度偏小
14、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mA(g)+nB(s) cZ(g)  △H的影响,以A和B物质的量之比为m:n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777517562

A . △H>0 B . m<c C . 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常数减小 D . 在恒温恒容下,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少量Z,达到平衡后Z的含量减小
15、如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575963990

A . 左侧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 右侧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 . 电解一段时间后,B口排出NaOH溶液 D .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 2OH+H2↑+Cl2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108 B . 25 ℃时0.1mol•L1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 ℃时0.01mol•L1NaCl溶液的KW C . 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5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 . 室温下,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17、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Na2S溶液中:2c(Na+)=c(S2)+c(HS)+c(H2S) B . 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 . 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c(CO32)+c(OH) D . 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OH、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③>①>②
18、已知T℃时AgCl的Ksp=2×1010;Ag2CrO4是一种橙红色固体,T℃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70779644

A . T℃时Ag2CrO4的Ksp=2×1012 B . 向同浓度Na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  0.1mol•L-1AgNO3溶液,先生成橙红色沉淀 C . 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固体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D . 浓度均为2×105mol•L1AgNO3与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无沉淀生成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                 
(1)I. 氢气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以H2合成尿素CO(NH2)2的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有:

①N2(g)+3H2(g)=2NH3(g)   ΔH1=-92.4 kJ·mol1

②NH3(g)+1/2CO2(g)=1/2NH2CO2NH4(s)   ΔH2=-79.7 kJ·mol1

③NH2CO2NH4(s)=CO(NH2)2(s)+H2O(l)   ΔH3=+72.5 kJ·mol1

则N2(g)、H2(g)与CO2(g)反应生成CO(NH2)2(s)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II.某同学设计了一组电化学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甲醇(CH3OH)具有可燃性。

图片_x0020_1555572090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写出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3)装置乙中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      
(4)当装置甲中消耗0.05molO2时,丙装置中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L(标况下);装置乙中溶液的pH为      (溶液体积为200mL不变),要使乙烧杯中的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2、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HF

HClO

H2CO3

NH3·H2O

电离常数

6.8×10−4

4.7×10−8

K1=4.3×10−7

K2=5.6×10−11

Kb=1.7×10−5

(1)常温下,pH相同的三种溶液①NaF溶液  ②NaClO溶液   ③Na2CO3溶液,其物质的量溶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2)25℃时,pH=4的NH4C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3)0.1 mol/L的NaClO溶液和0.1 mol/L的NaHCO3溶液中,c(ClO)       c(HCO3)(填“>,<,=”)可使上述两种溶液PH相等的方法是      (填代号)

a.向NaClO溶液中加适量的水       b.向NaClO溶液中加适量的NaOH

c.向NaHCO3溶液中加适量的水      d. 向NaHCO3溶液中加适量的NaOH

(4)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 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5)常温下,0.1mol/L的氨水和0.1mol/L的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判断混合溶液的酸碱性      (填“酸性”“碱性”“中性”)
3、下图是利用废铜屑(含杂质铁)制备胆矾(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图片_x0020_726484007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Cu(OH)2

开始沉淀

2.7

7.5

4.4

完全沉淀

3.7

9.7

6.7

请回答:

(1)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2)下列物质中最适宜做氧化剂X的是      (填字母)。

a.NaClO            b.H2O2            c.KMnO4

(3)加入试剂①是为了调节pH,要调整pH范围是      ,则试剂①可以选择      (填化学式)。
(4)沉淀D加入盐酸和铁粉,可以制得FeCl2溶液,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需加入过量的铁粉,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溶液E经过操作①可得到胆矾,操作①为      、过滤、洗涤。
(6)已知溶液中c(Cu2+)与pH的关系为lgc(Cu2+)=8.6-2pH,若溶液中c(Cu2+)为1mol/L,此时溶液中的Fe3+能否沉淀完全:      (填“能”或“否”) 。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1)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0.2mol CO与0.4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64331134

①A,B两点对应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A      PB(填“>、<、=”)。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 , KB , KC的大小关系是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代号) 。

a.H2的消耗速率是CH3OH生成速率的2倍

b.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CO和CH3OH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2)在P1压强、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再加入1.0mol CO后重新到达平衡,则CO的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T1℃、1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CO:0.1mol、H2:0.2mol、CH3OH:0.2mol,此时v(正)      v(逆)(填“>、<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