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8小题)

1、    2019-2020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开幕式于12月5日19时(北京时间)开始,本次赛事历经12月6日-12月8日三日。下表为“上海一年中四日日出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8:41

15:19

6:06

17:54

5:35

18:25

6:38

17:22

(1)为观看完整的开幕式,下列城市收看时当地区时对应正确的是( ) (1)
A . 利物浦(53°N, 3'W)10时 B . 达卡(23°N, 90°E)8时 C . 布宜诺斯艾利斯(34°S, 58°W)7时 D . 堪培拉(35°S, 149°E)23时
(2)上表中属于比赛期间的是(    ) (2)
A . B . C . D .
2、被称为“淮南第一山”的高邮神居山,是一处典型的火山熔岩丘陵地区。下图为“神居山景观图”,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构成神居山的岩石,其所属类型对应于图3中的( ) (1)
A . B . C . D .
(2)此类岩石的特征是(      )

①层理构造     

②色深      

③坚硬     

④有孔    

⑤彩色    

⑥有化石

(2)
A . ①⑥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⑤⑥
3、川航3U8633:“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我要返航,我现在风挡裂了…”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飞机下降返航后位于(      ) (1)
A . 平流层 B . 对流层 C . 中间层 D . 散逸层
(2)该层大气有云雨的原因是(     ) (2)
A . 大气能见度高 B . 平流运动为主 C . 水汽与固体杂质多 D . 上热下冷
4、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表为“我国某地连续三日天气状况”,读图和表回答下列小题。

日期

天气现象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5月4日

27 ℃/14 ℃

5月5日

21 ℃/11 ℃

5月6日

29 ℃/12 ℃

(1)图中⑤借助的大气组成成分是(      )

①二氧化碳

②氮气

③氧气

④水汽

(1)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2)5月6日与5月5日相比,图中(    ) (2)
A . ①增强 B . ②增强 C . ③减弱 D . ④减弱
5、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实验(下图),最后的实验结果是1、2号柱内水颜色都成混合色。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实验模仿的地理现象是(      ) (1)
A . 水循环 B . 碳循环 C . 三圈环流 D . 热力环流
(2)若甲、乙分别表示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此时南半球处于(    ) (2)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6、下图为“北半球夏季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气压带的成因是(      ) (1)
A . 空气上升 B . 冷暖空气相遇 C . 空气堆积下沉 D . 空气冷却下沉
(2)图中D、E气压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为(    ) (2)
A . B . C . D .
7、电影《攀登者》中的登山者从珠穆朗玛峰北麓开启攀登历程,出发点海拔4000米,气温12℃。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自然带分别是(      ) (1)
A . 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 B . 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甸带 C . 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D . 高山草甸带-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
(2)攀登者开始进入③自然带时海拔为(    ) (2)
A . 5000米 B . 6000米 C . 7000米 D . 8000米
8、    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2月在智利的圣地亚哥拉开序幕,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2.5万名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商气候变化等热门议题。下图为“近150年气候变化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1)
A . 持续上升 B . 持续下降 C . 波动上升 D . 先将后升
(2)从能源利用角度考虑,说明我们应对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    ) (2)
A . 大量使用煤炭等 B . 支持高耗能企业发展 C . 禁止进口石油 D . 发展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多选题 (共3小题)

1、寻找另一个地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在2021年发射,望远镜与太阳在一条连线上(下图)。望远镜的敏感红外仪器的绝佳工作温度约36开氏度(零下237摄氏度)。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为(   ) (1)
A . 总星系 B . 银河系 C . 地月系 D . 太阳系
(2)望远镜的定位及配备一块超大遮阳板的原因是(    ) (2)
A . 减少获得太阳辐射 B . 免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C . 能达到极端低温 D . 观测到更远的范围
2、下图为“某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含沙量大 B . 无结冰期 C . 径流季节变化小 D . 冬季多凌汛
(2)该区域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2)
A . 排水不畅 B . 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弱 C . 降水丰富 D . 气候变暖
3、纳米布沙漠(下左图)年降水量不足10mm,这里的生物经过长期进化具备了一定的适应干旱环境能力。早晨时这里的甲虫常在沙丘上迎风而立,甲虫壳能将空气中水汽液化,为甲虫提供生存必需的水源。受纳米布甲虫的启发,人类发明了“空中取水灌溉系统”,实现了干旱区的低能耗、低水耗供水,其工作原理见下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纳米布沙漠降水较少的影响因素有(    ) (1)
A . 纬度 B . 大气环流 C . 地形 D . 洋流
(2)我国西北大规模应用“空中取水灌溉系统”的合理性原因有(     ) (2)
A . 增加西北地区水资源数量,缓解水资源短缺 B . 优化农业灌溉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 . 空中取水会降低大气湿度,加速植物叶片蒸腾 D . 距海较远,空中水汽含量较少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气势磅礴的阅兵式结束后,11时30分“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开始了“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下图为“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关系示意图”。

(1)“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时,天安门旗杆杆影的朝向为      ,此时全球属于10月1日的范围是      
(2)国庆节假期,地球处于图中的            之间(填字母),此时段内北京昼夜变化幅度变      (大、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征是      
(3)若该小组某日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且该日后最短竿影长度变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处于图中的      (填字母)时段。

(4)当地时间9月30日8时,俄罗斯总统专机从莫斯科(东三区)机场起飞,大约飞行9小时后降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下图为“黄河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河套平原土壤肥沃,是内蒙古主要农业区。下图为“河套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

(1)甲、丙两地地貌形成的共同作用是      ,但丙河段      大,因此其携带的泥沙使得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运用内外力作用知识,描述乙地地貌的形成过程      
(3)从气候特征和水系特征,说明黄河乙地至河口段平均径流量较小的原因       
(4)东营湿地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该地貌的特征是      
3、台风“玲玲”于2019年9月7日在朝鲜登陆,演变为温带气旋。下图为“9月8日17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虚线是台风“玲玲”部分移动路径。

(1)甲线处可能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请在图中用符号准确画出。      
(2)乙处气压值的范围是      ,此时天气特征是      
(3)台风移动至M处,台湾岛的风向是      ,浙江省将要遭到的灾害性天气有      
(4)此时新疆北部的风力      ,原因是      
4、一名连云港籍航海爱好者开启了“2019希望之旅”环球航行。此爱好者驾驶船只一路南下,依次穿过世界三大洋,最后回到连云港港口。下图为“环球航行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航行至北印度洋海域时,受风力影响船速骤减,此时盛行风向为      风,该盛行风的成因是      
(2)漂流瓶将依次经过南印度洋的                  三个海域(填序号)。
(3)当船航行至北太平洋东部海域时,该爱好者看到的沿海地区植被有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等,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
(4)参与救援的自然灾害属于      (类型)。个人和家庭在预防此类灾害可以做好的准备事项有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8月底,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火,烧毁了约80万公顷森林。9月底10月初巴西大豆进入播种期。下左图为“巴西大火、大豆种植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巴西利亚是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下右图为“巴西利亚的气候资料示意图”。

 

(1)控制亚马孙河干流地区的主要气压带是      ,在其控制下,该地区的降水特征为      
(2)首都所在的地形区为      ,从气候角度分析大豆选择9月底10月初开始播种的原因      
(3)监测火势的最佳技术手段是      ,观测发现大火由东南向西北蔓延,影响因素是      
(4)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环节强弱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