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格言联璧》由清代学者金缨编著,汇集历代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可以堪称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甲)全书以类编次,计才“学问”“存养”持躬”“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共十类。这些格言警世醒心 , 启迪教育人们求真、向善趋美。
(乙)“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这向话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意为: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爆发。
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关德。(丙)墨子说过:“俭节则倡,淫佚则亡。”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史上,秦穆公奉行“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为政理念,勤俭治国,为秦的强大乃至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汉文帝崇尚勤俭,“露台惜费”,力戒奢侈,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
二、语言表达(共2小题)
优秀作家不仅是思想家,① 。早在20世纪,德国作家德柏林就写了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带来的后果,这种思考极为深远。与此同时,文学② ,应该具有人类良知。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写了《物理学家》一剧,追问科学家: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此剧让人不得不深刻反思。此外,还有一种大爱体现于别样的人性关怀:一个法学家笔下的罪人,③ ,却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思想情感的矛盾复杂性。
白云掠过山尖,山对白云说:“你这样萍踪絮影,常年漂泊,居无定所,不觉得累吗?”
白云说:“ 所以我不羡慕你。”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材料一:
有零售行业人士曾提出畅想,付费自习室或可作为一种新业态进入到购物中心,原因有三:一是自习室和购物中心的目标客群是一致的,二是购物中心提供了自习室等需要的休闲餐饮等服务,三是自习室能丰富购物中心的业态。
“我们有考虑过。”苏家辉悦。但他指出,这其中存在不少障碍或压力:一来购物中心的招商门槛比较高,每个月的固定开支大;二来购物中心的人流量比较大,对于需要一种安静自习环境的人而言,未必是最佳的场景。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特聘专家、北大零售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丁昀则向记者直言,不看好付费自习室进入购物中心,原因是“业态频次比较低”。
现阶段而言,付费自习室是否值得当成“风口”那般运作,得透过虚火才能认真研判。但有教育学者提出,付费自习室走红也在无形中提醒,从完善社会服务的角度看,满足求学者的自习需求,当前城市管理者需要加大公共资源的开放力度。
但如何开放或许又是一个新的难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可以探索新的开放机制,如通过第三方专业中介机构,整合社区内的学校、公共场馆资源,招募志愿者,以会员制方式(仅收取成本费用),向社会开放这些资源,更有效地服务社会,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力能所及的硬件资源支撑。
(摘编自《付费自习室走红,卖“学习氛围”是下一个创业风口?》,《每日经济新闻》)
材料二:
(摘编自艾媒数据调查与计算统计)
材料三:
作为一个主要是年轻人经营、也主要服务年轻人的行业,付费自习室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特点尤为突出。何秀娟为了给用户选择一把舒适的椅子,挑了十几种款式。“自己试坐、再请朋友试坐……现在家里还有6把。”舒悦则谈到了自习室桌子的设计:桌面不能太大或太小,小了空间局限,大了则会摆放一些杂物,影响注意力;桌子两侧的隔板要长度适中,使顾客既能在学习时将目光集中在桌面上,能在放松后靠时看到周围学习的人,以此激励自己。许多自习室还选择使用线上预约系统,甚至用上了物联网技术:顾客可以自助扫码开门,座位的电源与预约系统联通。
关于付费自习室的前景,店主们的看法不一。舒悦认为,虽然自习室在国内作为新兴事物前景可观,但绝不是一个挣快钱的行业。他表示,在北京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付费自习室的存在,同行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让市场、大众认识我们。绍强的看法相反,他认为付费自习室对顾客的经济水平有一定要求,并且“收入的天花板很低”,因为空间和服务内容有限,服务范围也很难扩展。对于未来,何秀娟认为经营付费自习室的同行都处于一个初始尝试的阶段,“大家都在摸索”。
(摘编自《付费自习室里的考研季》,《中国青年报》)
①公共资源:公共学习空间不足条件有限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
②付费群体:
③自习室优势:
三三(节选)
沈从文
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照规矩,十五岁的三三,要招郎上门也应当是时候了。
三三大了,还是同小孩子一样,一切得傍看妈妈。母女两人把饭吃过后,在流水里洗了脸,望到行将下沉的太阳,一个日子就打发走了。有时听到堡子里的锣鼓声音,或是什么人接亲,或是什么人做斋事,“娘,带我去看。”又像是命令又像是请求的说着,若无什么别的理由推辞时,娘总得答应同去。去一会儿,或停顿在什么人家喝一杯蜜茶,荷包里塞满了榛子胡桃,预备回家时,有月亮天什么也不用,就可以走回家。遇到夜色晦黑,燃了一把油柴,毕毕剥剥的响着爆着,什么也不必害怕。若到总爷家寨子里去玩时,总爷家还有长工打了灯笼送客,一直送到碾坊外边。只有这类事是顶有趣味的事。在雨里打灯笼走夜路,三三不能常常得到这机会,却常梦到一人那么拿着小小红纸灯笼,在溪旁走着,好象只有鱼知道这回事。
当真说来,三三的事,鱼知道的比母亲应当还多一点,也是当然的。三三在母亲身旁,说的是母亲全听得懂的话,那些凡是母亲不明白的,差不多都在溪边说的。溪边除了鸭子就只有那些水里的鱼,鸭子成天自己哈哈哈的叫个不休,哪里还有耳朵听别人说话!
一天下午,三三回碾坊来,快到屋边时,黄昏里望到溪边有两个人影子,有一个人到树下,拿着一枝竿子,好象要下钓的神气,三三心想这一定是来偷鱼的,照规矩喊着:“不许钓鱼,这鱼是有主人的!”一面想走上前去看是什么人。
就听到一个人说:“谁说溪里的鱼也有主人?难道溪里活水也可养鱼吗?”
另一人又说:“这是碾坊里小姑娘说着玩的。”
那先一个人就笑了。
旋即又听到第二个人说,“三三,三三,你来,你鱼都捉完了!”
三三听到人家取笑她,声音好象是熟人,心里十分不平!
就冲过去,预备看是谁在此撒野,以便回头告给母亲。走过去时,才知道那第二回说话的人是总爷家管事先生,另外同一个从没见过面的年青男人。那男人手里拿的原来只是一个拐杖,不是什么钓竿。那管事先生是一个堡子里知名人物,他认得三三,三三也认识他,所以当三三走近身时,就取笑说:“三三,怎么鱼是你家养的?你家养了多少鱼呀!”
三三见是总爷家管事先生,什么话也不说了,只低下头笑。头虽低低的,却望到那个好像从城里来的人白裤白鞋,且听到那个男子说:“女孩很聪明,很美,长得不坏。”管事的又说:“这是我堡里美人。”两人这样说着,那男子就笑了。
到这时,她猜到男子是对她望着发笑!三三心想:“你笑我干吗?”又想:“你城里人只怕狗,见了狗也害怕,还笑人,真亏你不羞。”她好象这句话已说出了口,为那人听到了,故打量跑去。管事先生知道她要害羞跑了,故说:“三三,你别走,我们是来看你碾坊的。你娘呢。”
“娘不在。”
“到堡子里听小寨人唱歌去了,是不是?”
“是的。”
“你怎么不欢喜听那个?”
“你怎么知道我不欢喜?”
管事先生笑着说:“因为看你一个人回来,还以为你是听厌了那歌,担心这潭里鱼被人偷尽,所以……”三三同管事先生说着,慢慢的把头抬起,望到那生人的脸目了,白白的脸好象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就估计莫非这人是唱戏的小生,忘了擦去脸上的粉,所以那么白……那男子见到三三不再怕人了,就问三三:“这是你的家里吗?”
三三说:“怎么不是我家里?”
因为这答话很有趣味,那男子就说:你住在这个山沟边,不怕大水把你冲去吗?”
“嗨,”三三抿着小小的美丽嘴唇,狠狠的望了这陌生男子一眼,心里想,“狗来了,狗来了,你这人吓倒落到水里,水就会冲去你。”想着当真冲去的情形,一定很是好笑,就不理会这两个人,笑着跑去了。
从碾坊取了花样子回向堡子走去的三三,在潭边再上游一点,望到那两个白色影子还在前面,不高兴又同这管事步生打麻烦,于是故意跟到这两个人身后,慢慢的走着。听到两个人说到城里什么人什么事情,听到说开河,又听到说学务局要总爷办学校,因为这两人全都不知道有人在后面,所以自己觉得很有趣味。到后又听到管事先生提起碾坊,提起妈妈怎么人好,更极高兴。再到后,就听到那城里男人说:“女孩子倒真俏皮,照你们乡下习惯,应当快放人了。”
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说。不过这磨坊是应当由姑爷管业的。”
三三轻轻的呸了一口,停顿了一下,把两个指头紧紧的塞了耳朵。但仍然听到那两人的笑声,想知道那个由城里来好象唱小生的人还说些什么,所以不久就仍然跟上前去。
那小生说些什么可听不明白,就只听那个管事先生一人说话,那管事先生说:“少爷做了磨坊主人,别的不说,成天可有新鲜鸡蛋吃,也是很值得的!”话一说完,两人又笑了。
三三这次可再不能跟上去了,就坐在溪边的石头上,脸上发着烧,十分生气。心里想:“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我家里的鸡纵成天下二十个蛋,我也不会给你一个蛋吃!”坐了一会,凉凉的风吹脸上,水声淙淙使她记忆起先一时估计中那男子为狗吓倒跌在溪里的情形,可又快乐了,就望到溪里水深处,一人自言自语说:“你怎么这样不中用!管事的救你,你可以喊他救你!”
到宋家时,宋家婶子正说起一件已经说了一会儿的事情,只听宋家妇人说:“……他们养病倒稀奇,说是养病,日夜睡在廊下风里让风吹,……脸儿白得如闺女,见了人就笑,……谁说是总爷的亲戚,总爷见他那种恭敬样子,你还不见到。福音堂洋人还怕他,他要媳妇有多少!”
母亲就说:“那么他养什么病?”
“谁知道是什么病?横顺成天吃那些甜甜的药,什么事情不做在床上躺着。在城里是享福,到乡里也是享福。”
母女两人回去时,在路上三三问母亲:“谁是白白脸庞的人?”母亲就照先前一时听人说过的话,告给三三,堡子里总爷家中,如何来了一位城里的病人,样子如何美,性情如何怪。在平常时节,三三对于母亲在叙述中所加的批评与稍稍过分的形容,总觉得母亲说得极其俨然,十分有味,这时不知如何却不大相信这话了。
第二天三三的母亲到堡子里去,在总爷家门前,碰到那个从城里来的白脸客人,同总爷的管事先生。那管事先生告她,说他们昨天曾到碾坊前散步,见到三三,又告给三三母亲说,这客人是从城里来养病的客人。到后就又告给那客人,说这个人就是碾坊的主人杨伯妈。那人说,真很同三小姐相像。那人又说三三长得很好,很聪敏,做母亲的真福气。说了一阵话,把这老妇人说快乐了,在心中展开了一个幻景,想起自己觉得有些近于糊涂的事情,忙匆匆的回到碾坊去,望着三三痴笑。
(有删改)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文娱》序
(明)陈继儒
往丁卯前,珰纲①告密,余谓董思翁云:“吾与公此时不愿为文昌,但愿为天聋、地哑,庶几免于今之世矣。”
郑超宗闻而笑曰:“闭门谢客,但以文自娱,庸何伤?近年缘读礼之暇,搜讨时贤杂作小品而题评之,皆芽甲一新,精彩八面,而法外法,味外味,韵外韵,丽典新声,络绎奔会,似亦隆、万以来,气倏秀擢之一会也。”
“往弇州公②代兴,雷轰霆鞠,后生辈重趼而从者,几类西昆之宗李义山,江右之宗黄鲁直。楚之袁氏思出而变之,欲以汉帜易赵帜,而人不尽服也。然新陈代变,作者或孤出,或四起,神鹰掣鞲③而擘九霄,天马脱辔而驰万里,即使弇州公见之,亦将感得气之先,发‘起予’之叹。白乐天有云:‘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岂是之谓耶?”
超宗曰:“吾侪草士,岂敢洋洋浮浮,批判先觉?但古豪俊必有寄,如皇甫淫杜预癖柱下之五氏言毗耶④之四十九年法即至人累世宿劫不態断文字缘而况吾辈乎?尝反复诸贤文,一读之躅愁,再读之释涕,三读之不觉呻吟疾痛之去体也,其庶几大祥之援琴乎哉?”
余曰:“宁唯是。开元中,将军裴旻居丧,诣吴道子请画鬼神于东都天宫壁,以资冥福。答曰:‘将军试为我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旻唯唯,脱去繚服,装束走马,左旋右转,挥剑入云,商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是引子执承之,剑透室而人。观者数千人,无不惊。道于行送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
郑超宗磊落侠丈夫,文章高迈,名流见之辟易,出其精鉴,选为《文娱》,斯亦吴道子东都之画壁耳。若康乐娱于清宴,玄晖娱于澄江,未足比于《文娱》之壮观也。
眉道人陈继儒书于砚庐中。
选自《晚香堂小品》)
【注释】①珰:本为妇女耳上饰物,在这里代指宦官。②弇州公:明代文学家王世贞。③鞲:gōu,革制套袖,打猎时用以停立猎鹰。④毗耶:即毗耶娑,印度古代传说中的圣人。相传他把《吠陀》整理成现有形式。
如皇甫淫杜预癖柱下之五千言毗耶之四十九年法即至人累世宿劫不能断文字缘而况吾辈乎
①吾与公此时不愿为文昌,但愿为天聋、地哑,庶几免于今之世矣。
②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
五、诗歌鉴赏(共1小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唐)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①对雪②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③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释】①此时: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末、二年(761年)初,时值安史之乱。②雪:喻指梅。③若为:怎堪。
六、名著阅读(共1小题)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①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荀子·法行》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櫽栝(yǐn guā):矫正木的工具。②骰率:弓张开的程度。
七、句子默写(共1小题)
八、材料作文(共1小题)
“社会感受性”是指人对社会现实中某种事物及其属性的感觉能力。
有人认为,当下的年轻人应该对社会现象和新事物敏感,有更广泛的社会知觉范围和更丰富的社会知觉内容,因此应该具备较高的社会感受性。
也有人认为,当下的年轻人出生在信息社会,是“信息土著”,他们需要的不是高度的社会感受性,相反,他们更需要对社会保持一份“钝感”,这样才能生活得更从容、更坚定、更理性。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