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六校(沈那、昆仑、总寨、海湖、21中、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 . 新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不一定经过生殖隔离
C . 自然选择通过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使种群定向进化
D .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特征
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B . DNA,RNA和ATP中均含有核糖
C .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D . RNA分子中均不含碱基对,具有信息传递、转运物质、催化等功能
3、下列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需氧型微生物,但呼吸作用的场所并不在线粒体
B . 大肠杆菌可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该过程中不形成纺锤体
C .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
D . 酵母菌不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单层膜的细胞器
4、下列叙述中,说明动物细胞已发生分化的是( )
A . 释放神经递质
B . 产生二氧化碳
C . 能吸收氨基酸
D . 存在抑癌基因
5、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和癌变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B . 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
C . 动物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体细胞不会发生凋亡
D . 凋亡细胞、癌细胞等细胞中基因组成都相同,mRNA都不同
6、下图表示叶肉细胞在某一环境条件下所处的部分生理状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该条件下类囊体薄膜上不能合成ATP
B . 该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 . 在光照适宜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图示生理状态
D . 该条件下线粒体基质中CO2浓度比叶绿体基质中高
7、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 . 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 . 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 . 果蝇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8、如图表示某一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个体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将3H标记全部核DNA的精原细胞在不含放射性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则甲图细胞中的核DNA均含放射性
B . 乙图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 . 甲图细胞中1与2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 丙图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2对同源染色体
9、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的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
A . 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 . 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
C .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
D . 在赫尔希等的实验中若用32P只标记噬菌体,在其子代中含32P的噬菌体若占1/8,则含31P的就占7/8
10、玉米与其他植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单独种植称为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可增产(已知玉米株高大于大豆)。下图是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单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玉米吸收CO2的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照强度为a,玉米叶肉细胞中没有还原氢生成
B . 光照强度为b,影响两曲线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C . 光照强度为c,单作时玉米固定CO2的速率为10μmol·m-2·s -1
D . 实验表明,超过一定光照强度,间作时玉米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增加产量
11、某种鼠的体色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且基因a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以双杂合的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下列关于其杂交后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后代中黄色长尾占1/4
B . 后代有6种基因型
C . 后代中纯合体占1/6
D . 后代表现型比为9:3:3:1
二、实验题 (共1小题)
1、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记录。请回答:
分组 实验操作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①向试管中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1mL |
②向试管中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③控制温度 |
0℃ |
37℃ |
60℃ |
④将唾液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振荡后分别保温5min |
|||
⑤向试管中滴加碘液 |
1滴 |
1滴 |
1滴 |
⑥观察实验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该同学在此实验操作过程中至少需要 支试管。若实验结束后,将甲组的温度调节到37℃,保温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实验现象是 。.
(2)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 。
(3)若将实验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 ,为什么?
三、综合题 (共4小题)
1、如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Ⅰ、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的Ⅰ、Ⅱ分别表示 和 。A、B、C分别表示 、 、 。
(2)如图表明该细胞只能进行 作用,不能进行 作用,由此推断该细胞可能是棉花的 部位细胞.
(3)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 mol葡萄糖.
2、图甲表示在适宜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a和b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不考虑无氧呼吸),据图回答问题:
(1)自然条件下,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2)若将甲图中绿色植物从M点突然转移至P点条件下,短时间内C5含量将 。升高温度时,M点将向 (左或右)。
(3)甲图中M点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 。此时,乙图中应去掉的箭头有 (填字母)。甲图中植物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二氧化碳最大值是 mol/h。
3、燕麦颖色的遗传受两对基因(A—a, B—b)的控制,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若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黄颖植株,快速培养出纯合的黄颖植株,最佳方法是 育种法。
(2)为研究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现选取纯合黑颖植株(基因型为 )与白颖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如果观察到F2中黑、黄、白三种不同颜色的品种比例是 ,则表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燕麦颜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
(3)下图是燕麦颜色遗传的生化机理:
酶x、y是基因A(a)或B(b)表达的产物,可推断出酶x是由基因 控制合成的。由此可见,基因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4、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深颜色表示患者)。已知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无相关基因。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遗传病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时,能肯定该致病基因为 (填“显”或“隐”)性遗传。否则,必须Ⅱ代 号个体为患者,才能确定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这种情况下,基因型一定为杂合子的女性个体有 。
(2)如果该遗传病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只有隐性纯合个体表现正常。若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Ⅰ2的基因型会有 种可能。若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则Ⅱ4的基因型可能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