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共30小题)

1、下列各选项中前项是被鉴定的有机物,中项是使用的试剂,后项是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则前、中、后三项对应错误的是(  )
A . 淀粉、碘液、蓝色 B . 脂肪、苏丹Ⅳ、橘黄色 C .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D . 染色体、龙胆紫溶液、紫色
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 . 病毒 B . 变形虫 C . 心肌细胞 D . 卵细胞
3、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B . 虎克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C .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内参与完成的 D . 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4、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种图形,若要将视野1转变成视野2,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

④向左上方移动装片⑤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A . ③④①② B . ⑤③② C . ④③② D . ③⑤②
5、下列物质中均属于蛋白质的是(     )
A . 胰岛素雄性激素生长激素 B . 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核糖 C . 抗体生长激素核糖核酸 D . 消化酶胰岛素抗体
6、赖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4O2N2 , 则赖氨酸的R基为(    )
A . 一C4H10N B . —C4H10O C . —C4H10ON D . —C5H11N
7、如右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 B . 该物质含有C,H,O,N,P等元素 C . 该物质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 . 在病毒中找不到这种物质
8、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
A . I Fe Mg B . CU Mg I C . I Mg Fe D . Fe MG I
9、临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营养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
A . 蛋白质 B . 脂肪 C . 葡萄糖 D . 糖原
10、下图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中A的浓度高于正常值 B . 植物细胞中,F可能是纤维素 C . C→G的过程能产生水 D . 病毒中的H是DNA或RNA
11、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状态,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相互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哪一功能(     )
A . 细胞识别 B . 免疫 C . 控制物质进出 D . 排泄
12、甲图为磷脂分子,该物质在乙图的哪些细胞器中含有(    )

A . abcde B . bede C . acde D . abed
1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 .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 .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 . 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没有差别
14、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    )
A . 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示踪法 B .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一一概念模型 C . 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一一公鸡成熟的红细胞 D . 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一一人口腔上皮细胞
15、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加有少量红墨水、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细胞的状态如下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部位②的颜色分别是(     )

A . ①无色、②绿色 B . ①红色、②绿色 C . ①红色、②无色 D . ①红色、②红色
16、某同学用0.3g/m的蔗糖溶液处理某生物细胞,在操作步骤完全正确的情况下,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试分析该同学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可能是

①干种子细胞②动物细胞③死细胞④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

A . ②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7、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此渗透装置的半透膜是(    )
A . 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 . 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C . 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D . 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18、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流动镶嵌模型),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 B . 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 . 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 D . 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
19、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一水界面”实验表明脂质在细胞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B . 在电镜下能看到细胞膜清晰的亮一暗一亮的三层结构 C . 生物膜是静态的观点不能解释变形虫的运动现象 D . 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运动
20、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下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 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 . 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 . 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 . 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21、下列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要是磷脂 B . 通常情况下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 C . 胞吞作用不需要能量和载体 D . 利用胞吐作用运输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22、下列过程中消耗能量的是(    )
A .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 . 丽藻吸收K+ C . 氧气进入红细胞 D . 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23、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
A . 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B . 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C . 该种负离子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 D . 该种负离子载体和Cl的相同
24、细胞呼吸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是细胞质基质,③是线粒体 B . 甲进入③的前提是有O2存在 C . 若乙是乳酸,则①②③中都能够产生AT D . 图示的生理过程如果发生在酵母菌体内,则乙一定是酒精和CO2
25、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铁钉扎脚形成较深的伤口,应保持通气,以满足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B . 稻田定期排水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避免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 C . 啤酒、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D . 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利于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积累过多的乳酸
26、仔细分析下面图示,判断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a表示酶,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底物,均可由酶a催化分解 B . a表示酶,e、f为产物,a一定也可以催化e、f合成d C . 此图所示的过程反映了酶的一种特性一一专一性 D . 若图中d表示酶,则与其结合的a就是酶催化的底物
27、右图为ATP分子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五碳糖为核糖 B . 图中虚线框中的基团是腺苷 C . 该分子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 D . 该分子水解掉2个磷酸基团后为核糖核苷酸
28、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 . 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 . 蜜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 . 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 . 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29、在人体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生命历程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 细胞膜的通透性 B . RNA的种类和含量 C . 酶的种类和活性 D . 酶加快反应的原理
30、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衰老的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增加,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B . 衰老细胞内核糖体、线粒体数目增加,但酶活性下降 C . 衰老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核体积变小,物质运输效率低,代谢慢 D . 自由基学说认为,辐射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细胞衰老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填序号)具有核膜,因此属于      生物。
(2)图中④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的      型生物,而图中的      (填序号)是自养型生物。
(3)图①~⑤中的各种生物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      
(4)各种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      
(5)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衣藻结构如图①所示,实际鞭毛位置应该在       (填“上侧”或“下侧”)。
2、(真核细胞内具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将细胞质基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室,如图是真核细胞区室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动物细胞,图中还应该有            (细胞器)。
(2)生物膜一般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而核膜可以,是因为核膜上有      ,例如下列物质      (填字母)可通过该结构。

A.DNA    B.RNA    C.蛋白质    D.以上都可以

(3)在分泌抗体的细胞中明显发达的细胞器是[      ]      和[      ]      
(4)发达的细胞内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对于细胞代谢有何意义?
3、如表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已知实验一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实验步骤

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mL

5mL

5mL

③控制温度

0℃

60℃

90℃

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

⑤比较淀粉的……

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pH

5

6

7

8

9

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

300

180

90

192

284

(1)pH在实验一中属于      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      变量。
(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      

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      (试剂)比较淀粉      

(3)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硏磨液和HO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      。为什么?      
(4)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欲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      之间设置梯度。
4、图甲是真核细胞中能够进行的某些代谢过程简图,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生理过程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2)图甲中过程④       (填“能”或“不能”)发生在人体细胞中。
(3)在图乙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      mg·dm-2叶·h-1(用HCO2吸收量表示)。
(4)当植物缺镁时倛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图乙中的B点将       (填“左移”或“右移”)。
(5)此实验中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果将实验中的温度25℃改为30℃,图乙中的B点将      (填“左移”或“右移”)。
5、甲图表示处于某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乙图表示该细胞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2分)甲图所示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量关系对应于乙图的      段,对应于内图的      
(2)乙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CD段形成的原因是      
(3)甲图中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      。(2分)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符合乙图中的      段。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