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考点03天气和气候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共13小题)
1、读“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判断全年高温、降水稀少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图是世界某岛屿地形和河流分布图和甲城市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岛屿位于( ) (1)
A . 北半球和东半球
B . 南半球和东半球
C . 北半球和西半球
D . 南半球和西半球
(2)甲城市的降水特点是( ) (2)
A . 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
B . 降水丰富,年内变化明显
C . 降水稀少,季节分配均匀
D . 降水稀少,年内变化明显
4、如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B . 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C . 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 . 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2)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约是( ) (2)
A . 1300米
B . 300米
C . 1800米
D . 500米
5、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
A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 .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 )
A . 人类活动
B . 纬度位置
C . 海陆位置
D . 地形地势
7、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1)
A .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 .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 . 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 . 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2)
A .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B . 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D .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8、下面漫画主题的含义是( )
A . 防治水体污染
B . 防治土地沙化
C . 防治大气污染
D . 保护海洋环境
9、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 4时左右
B . 12时左右
C . 14时左右
D . 20时左右
10、世界各地气温地区差异很大。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上图,分析得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 ) (1)
A .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 . 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C . 从海洋向陆地递减 C.从海洋向陆地递增
(2)甲地形成低温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人类活动
11、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 ) (1)
A . 经度变化的情况
B . 纬度变化的情况
C . 海拔变化的情况
D . 时间变化的情况
(2)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
B . 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 . 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
D . 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
12、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的端午节法定假为6月7日至9日,此期间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夏至→小暑
B . 小暑→夏至
C . 芒种→夏至
D . 夏至→芒种
(2)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传统习俗。全国各地热门的龙舟大赛是民众出行较为集中的目的地。据悉,全国TOP10龙舟赛活动地中北方城市占4席,南方城市占6席。造成龙舟赛活动地南方多,北方少的自然因素是( ) (2)
A . 北方平原大
B . 南方河湖多
C . 北方不划船
D . 端午节起源于南方
13、下图是2008年以来举办G20峰会的部分城市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④地对应的气候类型图分别是( )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丙丁
C . 乙丁丙甲
D . 丁乙丙甲
(2)对欧洲西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大部分位于北纬40°~北纬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
B . 欧洲西部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
C . 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丰富,乳畜业发达
D . 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共4小题)
1、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降水 。
(2)A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3)B附近的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上层住人,说明这种特色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4)图中C大洲是 ,该大洲的乞拉朋齐位于山地的 (填“迎风”或“背风”)坡降水多。
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问题.
(1)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 洲。
(2)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主要原因是 。
(3)南极洲附近等温线非常密集,说明气温变化 (大或小)。
(4)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 。
②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相比,1月份陆地气温 (高或低)于海洋。
③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较四周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 ABCD 四幅气候图与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地分布的对应关系:C: ;D: 。
(2)A 是 气候;B 气候的特征是 。
(3)⑦是 气候,分布规律是 。
4、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点D的经纬度是 ,所在的大洲是 。
(2)A,B,C,D,E五地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的是 。受气候影响,A点传统民居可能是图中的 (填“①”/“②”)
(3)B,D,E三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影响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