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考点04 居民和聚落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共9小题)
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1)
A .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 .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 . 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 . 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 (2)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2、下图,为1750年—2100年世界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最高出现在( ) (1)
A . 1850-1900年间
B . 1950-2000年间
C . 2000-2010年间
D . 2050-2100年间
(2)图示反映出( ) (2)
A . 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都低于0.5%
B . 18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持续增加
C . 195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25亿,增速开始放缓
D . 201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70亿,增速逐步下降
(3)预计2100年( ) (3)
A . 世界人口超过100亿,耕地资源可能更短缺
B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差异缩小
C . 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D . 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部人口、环境问题
3、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A . ①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 . ②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气候湿热
C . ③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降水少,气候干燥
D . ④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地势高,高寒缺氧
(2)下列关于图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A . 图中所示动物主要分布于①区,是当地居民饲养的唯一牲畜
B . 图中所示景物主要分布于②区,该区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讲法语
C . ③区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D . ④区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4、下图为馕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馕带分布区( ) (1)
A . 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B . 为人口稠密区
C . 通用阿拉伯语
D . 以白色人种为主
(2)下列民居中,与甲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 (2)
A .
B .
C .
D .




5、读下面漫画图完成下列两题
(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是( ) (1)
A . 环境问题
B . 资源问题
C . 水污染问题
D . 人口问题
(2)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我国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 ) (2)
A . 节约资源
B . 防止污染
C . 计划生育政策
D . 节能减排政策
6、传统民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传统民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列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福建土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B . 陕西窑洞主要受建筑水平影响
C . 四合院反映聚落主要受交通影响
D . 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2)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2)
A . 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B . 朝南阳光较充足
C . 空气清新湿润
D . 南面的地形比较平坦
(3)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亚洲人,他们在4万年和1万8千年以前通过白令海峡的“陆桥”从阿拉斯加进入了美洲大陆,据此推断,印第安人所属的人种是( ) (3)
A . 白色人种
B . 混血人种
C . 黑色人种
D . 黄色人种
7、下图是某人根据某地宗教建筑绘制的简图,据图回答下列两题。
(1)上图反映当地人们所信仰的宗教是( ) (1)
A . 伊斯兰教
B . 基督教
C . 佛教
D . 道教
(2)该宗教的主要分布区多属( ) (2)
A . 白色人种
B . 黄色人种
C . 黑色人
D . 混血人种种
8、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下图,完成下列三题。
(1)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 (1)
A . 城市聚落
B . 工业生产
C . 乡村聚落
D . 农业生产
(2)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 (2)
A . 水运发达
B . 商业落后
C . 水流湍急
D . 全年少雨
(3)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苏绣( ) (3)
A . 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 . 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 . 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 . 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9、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共4小题)
1、下图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铁矿石进口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最主要的源地是 。与其它源地相比,从该源地进口铁矿石在运输上的优势
是
(2)世界上进口铁矿石主要汇地一欧盟以 人种为主,其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降水 。
(2)A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3)B附近的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上层住人,说明这种特色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4)图中C大洲是 ,该大洲的乞拉朋齐位于山地的 (填“迎风”或“背风”)坡降水多。
3、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主要为 人种,这里居民主要信仰 教。
(2)B地主要为 人种,通用 语。
(3)D、E两地主要是 人种,大多数信仰 教,当地主要语言是 。
4、读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各月平均气温均在 ℃以上,气温的共同特征是 。
(2)与丙地相比,甲地的降水特点是 。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 。(选择填空)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落叶阔叶林
(3)乙、丙两地中,人口较稠密的是 ,其自然原因是 (选择填空)
A.地势较高 B.全年高温 C.降水丰沛 D.交通便利。
(4)下列适应乙地自然环境的传统民居是______ (4)
A .
B .
C .
D .




(5)20世纪60'-'90年代,丁地植被破坏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合理的有______。(双项选择) (5)
A .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B . 实施退耕还林
C . 扩大木材出口量
D . 将东南沿海人口大量迁移到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