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 (共19小题)

1、《全球通史》中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 .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 . 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 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
2、《秦律》规定: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斗,酱驷(四)分升一,采(菜)羹,给之韭葱。……使者至从者,食(粝)米半斗;仆,少半斗。这说明秦律(   )
A . 细密严苛 B . 注重规范 C . 强调等级 D . 轻罪重刑
3、《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 .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 推广行省制度
4、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 分封制的废除 B . 宗法制的消亡 C . 刺史制的建立 D . 内阁制的形成
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 皇权至高无上 C . 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 . 书同文,人同伦
6、秦朝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 . 三公九卿制 B . 郡县制 C . 监察制度 D . 统一货币
7、《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
A .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B .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 .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 .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8、以下属于秦开创的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特点的是 (    )

①君主大权独揽     ②由行政区划取代封国      ③官僚由中央任免    ④严格实行宗法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叙述:“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材料中的“公”指的是秦始皇 (    )
A . 始兼并,灭六国 B . 废分封,置郡县 C . 修长城,建直道 D . 建帝制,传千载
10、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
A .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 .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 .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 . 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11、“老虎苍蝇一起打”,假如有一名秦朝政府官员,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官员应是(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郡守
12、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 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 .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 . 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 . 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13、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 . “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 B . 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 C .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 D . 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
14、从《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到《秦朝郡县制示意图》可以得出一些历史性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感悟是下列的哪一个选项?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世袭到任命

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④从分裂到统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5、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B . 皇权至上是这一制度的核心 C .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 . 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16、“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周朝与秦朝两个时期
A . 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 . 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 . 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 . 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17、“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材料中所说的国家管理方式不包括

A . 郡县制 B . 中央集权制 C . 分封制 D . 官僚政治
18、

秦代凡是地方军队调动,五十人以上就必须以虎符为信。下图中铜制虎符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阳陵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   )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②秦代统一文字为小篆   ③民族关系   ④冶金铸造水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9、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二、材料解析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二 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等大臣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材料三 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

(1)根据材料一、二,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4)根据所学知识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与前代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材料二 始皇为人……专任狱吏……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材料三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始皇曰:“……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以上均引自《史记》

(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他主张“议帝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体现了“始皇帝”怎样的治国之道?
(3)材料三讨论了哪两种制度?结果如何?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指出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突出特点。
4、从商周到秦朝是我国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

地理位置

同 姓

今山西

同 姓

今河南北部

同 姓

今山东南部

功 臣

今山东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同 姓

今北京一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材料二

材料三 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哪些制度?结合材料信息概括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三,尝试分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
5、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左传·桓公二年》:“天子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材料三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在“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
(2)在“家”“国”关系上,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