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句子默写(共1小题)
二、诗歌鉴赏(共1小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文学常识 |
词语解释 |
句子翻译 |
选文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① 的《② 》 |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号:③ |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译句:④ |
四、课外阅读(共1小题)
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或携致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士倾家资与之。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
(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古国名④箠(chuí):杖
①遂以附郭之田易之 易:
②无以致衣食 致: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
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
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加了1000万个。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有删改)
①降低了交易成本:
② ;
③ ;
④ 。
xī qí
复员军人的“草帽面 ”生意火爆→① →羊肉串摊主打探卖“草帽面”生意差的原因→②
六、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为了让学生走出教室,放飞心灵,真正在“读书与行走”中感受不同地域、人文的魅力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某校要开展“跟着课本去行走一一爱我河山”的系列主题活动。
篇目:《饮湖上初晴后雨》
(链接一)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三面环山,湖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傲塔隔湖相映。它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篇目:《登泰山记》
(链接二)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它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山”,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篇目:《秦俑漫笔》
(链接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還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图一:西湖清婉秀逸 图二:泰山 图三:兵马俑坑
①浙江杭州西湖线 ②山东泰安泰山线 ③陕西西安兵马俑线
七、作文(共1小题)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