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句子默写(共1小题)

1、默写
(1)风劲角弓鸣,      。(《观猎》)
(2)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爱莲说》)
(4)      ,故克之。(《曹刿论战》)
(5)不见去年人,      。 (《生查子·元夕》)

二、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人借“鹤            ”来抒发怅然若失的感慨。(从诗中选取两字填入空格)
(2)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相似的一项是(    ) (2)
A .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B .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C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D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选文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①      的《②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号:③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译句:④      

(2)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陈胜为王的条件之一是受众人的拥护。 B . 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 C . 陈胜起义抗秦的根本原因是秦“无道”。 D . 诸郡县“应”表明了起义影响之广。

四、课外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或携致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去邠所操之箠也,”士倾家资与之。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

(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古国名④箠(chuí):杖

(1)解释下列句中字词。

①遂以附郭之田易之    易:      

②无以致衣食     致:      

(2)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①      ;②       (用原文语句回答)
(3)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    ) (3)
A . 练好眼光不盲从 B . 能知节制不任性 C . 为人慷慨不吝裔 D . 及时醒悟不固执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

    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

    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加了1000万个。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有删改)

(1)第④段“润滑”在文中的意思是      
(2)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3)联系全文,微信红包流行的原因有:

①降低了交易成本: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4)
A . 微信红包的交易成本是指红包里的一切成本 B . 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已经被微信红包改变 C . 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在抢微信红包时有乐趣 D . 人际社交网络不仅产生于社交还服务于社交
(5)有人认为第①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6)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 qí       

(7)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A . 交代甘城这个夏天天气热 B . 反衬了热面生意火爆的反常 C . 表现复员军人卖面的辛苦 D . 引出人们凌晨等吃面的情节
(8)小说以“草帽面”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复员军人的“草帽面 ”生意火爆→①       →羊肉串摊主打探卖“草帽面”生意差的原因→②      

(9)第③与⑤段画线句都写到“草帽面”的招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10)细读第⑧段,说说结尾的妙处。

六、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为了让学生走出教室,放飞心灵,真正在“读书与行走”中感受不同地域、人文的魅力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某校要开展“跟着课本去行走一一爱我河山”的系列主题活动。

篇目:《饮湖上初晴后雨》

    (链接一)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三面环山,湖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傲塔隔湖相映。它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篇目:《登泰山记》

    (链接二)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它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山”,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篇目:《秦俑漫笔》

    (链接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還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1)有学生在行走前,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知道(链接一、二)中“白堤”的取名跟①      (人名)有关,他的②《      》(教材内的篇目名)也跟“西湖”有关:“泰山”在杜甫《望岳》中的古称是③“      ”。
(2)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图片之景的特点。(链接中的文字除外,且不能重复。)

图一:西湖清婉秀逸     图二:泰山           图三:兵马俑坑      

(3)如果有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参观,你会推荐哪条线路,并说明理由。

①浙江杭州西湖线   ②山东泰安泰山线     ③陕西西安兵马俑线

七、作文(共1小题)

1、题目:这一路,值得回味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松江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