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句子默写(共1小题)

1、默写
(1)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表现了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将有一天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对比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①乙文的作者是      (人名),本文是受      (人名)之邀而作的。

②把酒临风

临:      

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2)甲文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            。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3)甲乙两文中都写到有关“月”的内容,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乙文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月色之美。 B . 古诗词中常出现“皓月”一词,意思是明亮的月亮。 C . 甲文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D . 甲文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三、课外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亭林手不释书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注释】①顾亭林: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②区域:地理环境。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

①手不          ②呼老兵道边酒垆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3)文中写亭林先生“手不释书”,文中“      ”这一句也表现了这一特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4)本文表现了顾亭林      的品质。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⑤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    文章第①自然段引用“二王”的故事有何作用?
(2)    文章第③段首先提出      的观点,接着列举生活中的三种表现来论证      ,最后引用古人的话指出      ,从而强调      
(3)    谈谈你对第⑤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
(4)请补充一个关于“恒”的事实论据。
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zuàn(  )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面对人和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从那天起,我似乎懂得了更多的东西。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们却照耀我前行的路,给我以启迪。

    ⑩其实,“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    根据拼音写汉字:zuàn      
(2)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了“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第三盏

女同学

      

(3)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能否改成“我想过去看看她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五、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 , 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2019年5月8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

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孤帆远影碧空尽:            脱鞍暂入酒家垆: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3)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_______。(颈联)

(3)
A . 风高 还 B . 风高 回 C . 高风 还 D . 高风 回

六、作文(共1小题)

1、题目: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