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9.2维新运动的兴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5小题)

1、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中体西用②维新变法③救亡图存④民主与科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2、王韬认为:“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如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与王韬这一认识相一致的是(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严复 D . 谭嗣同
3、“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士之入议院者。……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根据以上材料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

A . 李贽 B . 黄宗羲 C . 康有为 D . 陈独秀
4、“儒教之所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持有此主张的是 ( )

A . 李贽 B . 林则徐 C . 张之洞 D . 梁启超
5、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 .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 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旗号为号召,巧妙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他透露了这样做的目的:“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显示了康有为从事政治活动的高超艺术,也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从一登场就带有先天的政治软弱性,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材料二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实践活动……伟大的社会实践需要先进的思想为自己铺路开道……中国近代变法的先驱康有为、梁启超,在实施变法之初,就已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并力图将其糅入变法的具体主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

(2)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接受了西方哪些主要的“政治理念”?他们是否将这些“政治理念”都“糅入变法的具体主张”?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求御外之术,唯有力图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无实;而于外人所长,亦勿设藩篱以自隘,斯乃道器兼备,不难合四海为一家。

——《李鸿章》

材料二 严复说:“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家、革新家大久保利通说:“英、美、法等国的开化,高我数层,(日本无论如何模仿)也望尘莫及,我认为德、俄两国必有很多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准绳。”

——《明治维新史》

材料四 康有为说:“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向皇帝提出改革方案:政治方面要求“假日本为向导,以日本为图样”。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提出“道器兼备”的含义及实践的结果?

(2)材料二中严复提出的“治标”和“治本”的含义各是什么?与李鸿章提出的“道器兼备”有什么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日本政治家主张效法德、俄,而康有为主张中国应“以日本为图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高中历史选修一9.2维新运动的兴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