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试卷(3)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瑷珲条约》 D . 《辛丑条约》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也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和停止法律的执行等。由此可知《权利法案》确立的原则是(    )
A . 议会高于王权 B . 人权和法治 C . 三权分立 D . 人文主义
3、“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与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最先在“这些生物与地域之间建立联系”的事件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三角贸易 C . 鉴真东渡 D . 英国的殖民扩张
4、1861年,美国爆发内战。林肯为争取北方的最终胜利,颁布了许多重要法令。其中包括(    )
A . 《独立宣言》 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 《凡尔赛和约》 D . 《九国公约》
5、“它之所以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指出了建立美好世界的途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不结盟全方位的外交策略
6、有人评价说:洪秀全领导的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农民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该运动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五四运动
7、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它(   )
A . 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B . 明确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 . 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D . 宣传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思想
8、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 工农红军长征 D . 抗日战争
9、“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这次战争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红军长征 D . 百团大战
10、当代史学家刘博智指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既是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他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1、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   )
A . 孙中山 B . 毛泽东 C . 周恩来 D . 邓小平
12、九年级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的人物和事件。如图是小明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所反映的是(   )

A . 查理与查理曼帝国 B . 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 C . 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D . 克里孟梭与巴黎和会
13、如表中“苏联工业总产值位次”从1928年到1937年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的位次(   )

1928年

1937年

世界第5位

世界第2位

A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 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 赫鲁晓夫改革的进行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实施
14、历史学习中,需要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 . 欧洲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的产生 B .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苏联解体——冷战正式开始 D . 德国法西斯专政——屠杀犹太人
1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要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面对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各国应该(    )。
A . 推行霸权主义,实施强权政治 B . 设立关税壁垒,保护本国进出口贸易 C . 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干涉别国内政 D . 加强国际合作,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民族主义与全球化”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民族主义发展)

材料一  民族主义发展历程表

阶段

时间

主要涉及地区

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形成

16世纪—19世纪中叶

由欧洲到北美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第二阶段发展和扩散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逐渐波及世界

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第三阶段在全球的确立

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

亚、非、拉地区和欧洲

亚、非、拉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第四阶段陷入困境和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

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材料二 

(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合作互利共赢)

材料四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第一,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第二,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第三,坚持创新引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挖掘经济增长动力。第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1)对材料一中第一阶段的主要表现用美国独立战争性质加以说明。20世纪中叶“涌现的民族国家”面临怎样的共同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对民族主义有何影响?
(2)材料二图一事件有何标志性?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
(3)写出一个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名称。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和消极影响。
(4)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坚持”对全球化发展有何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基于民族主义应如何理性爱国?
2、历史学习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熏陶、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指导)

材料一:马克思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励工人们,他将知识活动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旧思想,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本质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

(政治先驱)

材料三:此一省欲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四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孙中山《与陈天华等的谈话》1905年

材料四: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

——华盛顿在向国会交出军权仪式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马克思在“理论上”和“写作上”的重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代表人物有谁?(列举一个人物即可)
(3)材料三中孙中山为“互相联络”建立了什么组织?
(4)材料四中“赋予我的使命”指的是什么?
(5)(科技发明)科技给社会带来变化。写出以下两位发明家的名字。

3、201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1周年,41年众志成城,41年砥砺奋进,41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华丽乐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走进新时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程示意图

(在希望的田野上)

图一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里保存的“生死契约”

(春天的故事)

图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

(1)请将图中年代尺中①②③④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图一的这张“生死契约”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什么制度在全国农村推开?改革后凤阳县小岗村农业产量比上年增长了6倍多,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写出⑥1990年建立什么开发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河池市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试卷(3)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