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柳州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2小题)
进程一 | 农民从纳粮当差到纳银不当差——从身份到契约——与土地分离、雇工和商帮群体形成——市场化进程 |
进程二 | 农业从单一到多元——经管权与所有权分离——农业商品化——商业化进程 |
进程三 | 农村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市镇兴起——城市化进程 |
二、材料分析题 (共4小题)
材料:民国初年,军间混战,政府更迭频繁,军和党派对教育横加干涉,经费没有着落,教育事业没有规划,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在艰难前行。为寻找拯救中国教育的金匣良方,蔡元培等人游历欧洲数年,深深被欧洲先进的教育理念折服。他认为,法国大学区制蕴含的教育独立思想就是改善中国教育状况的一剂良方。1927年,国民政府颁布《大学区组织条例》,改省教育厅为“大学区”,将全国各地划分为若干个大学区,学区由教育家主持与管理,每区设大学1所,负責大学区内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大学区制把批育行政权力全部视到大学方面,对中小学教育重视不够,所以得不到教育界内部人士的支持。这些改革,虽然加速中国教育向现代转型,但是,在当时特定时间、特定政治环境下,改革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仅持续不到两年就偃旗息鼓
——摘编自王列盈《民国时期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失败原因探析》等
材料: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族,阿族长期不和。科索沃的民族矛盾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利用,阿族在西方国家策动下进行非法全民公决,宣布独立。科索沃塞族与阿族的军事冲突加剧,美国等而方媒体炮制“科索沃有10万多人下落不明”等假新闻,大肆报道科索沃难民。美国的立场是,“科索沃问题是一个国际问题,不能只把它看成是南联盟的内政”,必要时,北约可以“动用武力解决危机”。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空袭行动,即科索沃战争。战争不仅给南联盟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学者指出,科索沃战争表面上看来是北约东扩遇到了南联盟挡路,实际上更是美国轰炸欧元的一场金融战争,即在欧洲制造紧张局势,阻止欧洲全融资本的回流,使欧元贬值。
——摘编自芮立平《科索沃战争影响初析》等
材料: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渡。20世纪60年代,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全球疟疾的发病率上升。1967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并担任项目组长。屠呦呦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最终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失败了190次之后,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在评价屠呦呦的抗疟贡献时说:“青蒿素联合疗法对全球疟疾防控做出卓越贡献,这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至今这位年近90岁的老科学家,仍然将全部的精力花在青蒿素的科研上,努力把中国中医科学院青高素研究中心打造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科研平台
——摘编自徐婧《屠呦呦: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等
三、论述题 (共1小题)
材料:关于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中外专家多有论及。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中国地形,平原磅礴,扼塞交通,其势自趋于统一。故自秦以后,二千余年,中间惟三国南北朝三百年间稍为分裂,自余则皆四海一家。即偶有割据,亦不旋踵而合并也”。美国学者费正清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一体化现象发出感慨,并指出,“中国的地理因素实际上并不利于中央集权,更多的是制度的力量。”现代学者田余庆认为,“秦汉统一帝国,这样一个帝国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军事—政治帝国(古希腊帝国、古罗马帝国、拿破仑帝国),因为他们所建立的大帝国没有像中国出现秦汉大帝国之前那么一种几百年来历史的铺垫,没有这样一种坚牢的基础。”
根据材料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对其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