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积累(共4小题)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看拼音,写词语。

rì mù

mò shuǐ

xǐ què

chán míng

      

      

      

      

wā shēng

máo diàn

pǐn dé

zhù sù

      

      

      

      

3、比一比,选字填空。
(1)德    得

                意扬扬

                  高望重

(2)鹊    雀

          门可罗      

            声名      

4、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移舟烟渚,日暮愁新。

泊:      。客:      

(2)野天低树,江月近人。

旷:      。清: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翻墨:      。跳珠: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鸣蝉:      

二、课文理解(共5小题)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这首诗是      朝诗人      写的《      》,      是写景,      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      的心情。

2、课文欢乐谷。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宿建德江》中的“            ”写出了诗人淡淡的忧愁;而在《过故人庄》中,因为故人的热情相待.所以他在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            ”。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暮”指      ,“愁”指      。从这两句诗想开去,我能想到同样表达这种“愁”的诗句: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①这两句诗写了两个画面,可用四字词语依次概括为:            

②第一句诗把乌云比作      ,形象逼真;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1)
A . 正确 B . 错误
(2)《宿建德江》后两句诗中,“低”和“旷”、“近”和“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所写内容既是诗人眼前所见,又衬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 (2)
A . 正确 B . 错误
(3)“卷地风来忽吹散”中“忽”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美。 (3)
A . 正确 B . 错误
5、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选项。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描写      的词。      是词牌名,      是词题。

A.边塞风光             B.田园风光

C.夜行黄沙道中        D.西江月

(2)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黄沙岭夜里看到和听到的(    )等美好景色。 (2)
A . 明月清风 B . 疏星稀雨 C . 鹊惊蝉鸣 D . 稻花飘香 E . 蛙声一片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前两句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把半夜的景色描绘得令人神往。请你选一处景物。也用以动衬静的写法写出它的特点。(选做题)

四、阅读理解(共4小题)

1、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词题是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明月别枝惊鹊,      

(3)词中的“见”读      ,它的意思与“      ”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                                                
2、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画“    ”的词句中,作者描写的景物有                        。透过这些景物,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3)阅读这首词和《宿律德江》,补全下面的对话。

    《宿建德江》和本词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但我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你能给我讲讲吗?

    没问题,《宿建德江》中,作者通过“            ”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      之情;而本词中,作者通过“            ”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      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A .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 . 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把景和人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 .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醉”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      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3)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第二句:      第三句:风卷图第四句:      

(4)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      ,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      。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      。第三句的“      ”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
(5)提到西湖,我不禁会想到诗人苏轼在这里写下的另一首诗中的两句:“            。”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完成练习。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标题?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标题?
(2)①“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

②写出你能联想到的同样是表达这种“愁”的诗句。

(3)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练,便于记忆和传诵。请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写出你对该对偶句的感受或理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