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共10小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A . 牛肉干 B . 面包 C . 白菜 D . 牛奶
2、空气的成分中能使酥脆的饼干变软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水蒸气
3、丁香花开的时节,远远的就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  )

A . 体积小 B . 质量小 C . 不断运动 D . 有间隔
4、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中国科学家从植物中成功分离出的抗疟药的有效成分,它属于(  )

A . 单质 B . 纯净物 C . 氧化物 D . 混合物
5、下列操作中,玻璃棒其引流作用的是(  )

A . 溶解 B . 过滤 C . 蒸发 D . 测酸碱度
6、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NO3 B . K2CO3 C . CO(NH22 D . NH4NO3
7、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 . 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 电解水的负极产生氧气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符的是(  )

A .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 .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 C .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D . 电木具有热固性,可用作制插座
9、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A . 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 B . 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C . 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 D . 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1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

A . 向pH=10的K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 用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C .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D . 20℃时,向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分)(共3小题)

1、

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镁离子的符号是      

(2)X的值为      

(3)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2、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厨房中的许多问题,如:

(1)提倡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      

(2)用洗洁精清洗碗上的油污,利用了      原理;

(3)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常用      吸附;

(4)发现电水壶中有较多水垢,用厨房中的      清洗.

3、

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2)当温度为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3)图中点A所对应的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30分)(共7小题)

1、

某物质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O2 CO2+2H2O,回答问题:

(1)R的化学式为      

(2)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请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沙子熄灭篝火,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2)篝火燃烧,发光、放热.这是      能转化成光能和内能.

3、

如图为铁制品循环利用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从“①”、“②”、“③”中,选出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2)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      (写一点即可)

4、

如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填写的离子符号为      

(2)请根据如图信息,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3)请另外再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      

5、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      ,再添加药品;

(4)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

6、兰兰在家里发现了一包过期的海苔,包装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海苔过期了,石灰干燥剂有没有变质呢?兰兰拿着这包石灰干燥剂约化学老师一起到实验时进行如下探究.

(1)【辨析俗称】“石灰干燥剂”中的石灰是指      (填字母)

(1)
A . 消石灰 B . 生石灰 C . 石灰石
(2)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石灰干燥剂没有变质;

猜想二: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

猜想三:石灰干燥剂完全变质.

【进行实验】兰兰分别取该石灰干燥剂进行如表实验,并记录.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验证有无CaCO3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       

无明显放热现象

猜想三成立



(3)【异常现象】兰兰整理实验,清洗仪器时,突然发现实验二中的烧杯壁明显发热.

【分析释疑】实验二的结论不准确,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烧杯壁明显发热的原因:      

【更正结论】该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猜想二成立.

(4)【反思与评价】石灰干燥剂表面的覆盖物,影响了正确结论的得出,兰兰由此联想到生活中有些物质表面的覆盖物,是起保护作用的,试举一例:      

(5)【拓展延伸】从确定这包石灰干燥剂成分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7、将一定质量的NaHCO3溶液与100g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总质量减少8.8g.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