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积累(共8小题)
①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晚秋的枫林,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②江上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hán lěng |
zèng sòng |
jú huā |
shí jìng |
xié yáng |
|
|
|
|
|
Ⅰ“行”读音:①háng;②xíng 人行道 银行 步行
Ⅱ“处”读音:①chǔ;②chù 处分 到处 处理
径 霜 残 斜 挑
经 露 浅 抖 跳
坐:①坐下;②(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③瓜果等植物结果实;④把锅、壶等放到炉子上;⑤因为。
Ⅰ火旺了,快把水壶坐上。
Ⅱ妈妈坐在沙发上织毛衣。
Ⅲ这座房子坐北朝南。
Ⅳ花谢了,瓜秧上坐了几个小瓜纽儿。
Ⅴ停车坐爱枫林晚。
二、课文理解(共4小题)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字点明深秋季节;“ ”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有人家”使人联想到 。
这两句抓住“ ”“ ”两处景物描绘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与“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做霜斗寒的形象。
①本课三首古诗围绕“秋”这一中心,描写了三位诗人眼中各具特色的 。
②《山行》中,诗人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 、 等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③《赠刘景文》描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色。诗句中的 、 组成了一幅冷清的深秋初冬景象,但诗人笔锋一转,后两句描写了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象——“橙黄橘绿”,给人以 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 。
④《夜书所见》描绘了 、 、儿童、篱落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诗歌鉴赏(共3小题)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