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9小题)

1、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 夫战,勇气也 B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 甚矣,汝之不惠 D . 莲,花之君子者也
2、读拼音,写词语。

xué yì

biàn dòu

zhuān xīn zhì zhì

hóng hú

pán yú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

      

      

      

      

      

      

3、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表现出孔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从《两小儿辩日》中你体会到两个小孩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4、选字填空。

①辩    辨    辫

      解          别          

②俱    具

      体    家                乐部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 .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 . 孰/为汝/多知∕乎?
6、给“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横线上。

之:①的;②指弈秋的教导;③指鸿鹄;④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1)弈秋,通国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 , 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3)虽与俱学,弗若之矣。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选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选自《        》,这个故事表现了两个小孩       的特点以及孔子      的态度。孔子说过的一句话“      ”正表明了他的这一态度。
8、区分易混字。

    “辩”与“辨”的读音相同,都读      ;两个字的部首也相同,都是      。但这两个字的字义不同,其中“      ”是对不同事物的区别,可组词为      ;“      ”是用言语提出不同观点,可组词为      。与它们的字音和部首都相同的字还有      

9、给“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代词,指他,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B.代词,代指鸿鹄。

C.助词,相当于“的”。

D.代词,指弈秋的教诲。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词语。

辩斗:           以:      

日中:           及:      

盘盂:      

沧沧凉凉:      

孰:           汝: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孔子不能决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2、课外阅读。

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自若:神情不紧张。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④寻:副词,随即,不久。⑤去:离开。⑥被:施加,给……加上。

(1)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视久之。      

②虎亦寻去。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3)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4)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5)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多选) (5)
A . 望而生畏 B . 虎视眈眈 C . 无知者无畏 D . 初生之犊不怕虎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如果我是弈秋,我要针对这种情况赶快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我要让我的学生都学有所成,想一想: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

弈秋:                         

“专心致志者”:                        

“三心二意者”:                        

2、小练笔。

    《学弈》一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分别刻画了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从而揭示了一个道理。认真阅读下面的素材提示,然后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二人的不同表现和

不同结果,并在结尾处明确地揭示一个道理。

篮球训练场   挥汗如雨的小明   偷懒休息的小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