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9小题)

1、连线,把词语搭配起来。

遭受    太空          穿越    火星

发射    失败          实施    苍穹

飞离    地球          研制    计划

遨游    卫星          探索    飞船

2、在括号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      (震惊  震撼)和      (鼓弄  鼓舞)着人们。
(2)数百年来,坚定而      (执着  固执)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      (打开  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3、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是(   )
A .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懈的尝试和追求。 B .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C . “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我体会到了中国航天的历程是坎坷的,古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坚持不懈的奋斗。 D .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五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找出括号中合适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的(震撼  震动)      和(鼓舞  鼓励)      着人们。
(2)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  沉重)      代价,但是,(坚定  坚强)      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3)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期望  希望)      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摸索)      
5、写出句子中下划线词的反义词。
(1)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2)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3)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      
(4)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5)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6、根据语境填空。
(1)厦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许多文人雅士曾用诗句赞美它,其中一副回文对联写道:“雾锁山头山锁雾,      ”,后半句介绍的是厦门著名的景点      。“四面荷花三面柳,      ”描写的是山东济南      的风光。
(2)宇轩不小心把购买电压力锅的发票打湿了,发票上价格小写的部分看不清楚,但价格大写的位置上仍清晰显示着“叁佰捌拾玖元整”,宇轩可据此看出这个电压力锅的购买价格是      元。
7、判断下列词语中下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火(yàn) (1)
A . 正确 B . 错误
(2)不(xiè) (2)
A . 正确 B . 错误
(3)实(qián) (3)
A . 正确 B . 错误
(4)先(qū) (4)
A . 正确 B . 错误
8、按要求完成练习。
(1)“千年梦圆在今朝”中“梦”的意思是      ,“圆“的意思是      ,“朝”读作      。(填序号)

①做梦②愿望       ③使圆满  ④圆圈      ⑤zhāo ⑥ cháo

(2)“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句话中“震耳欲聋”的意思是      ,我还能写出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      
(3)“‘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在我国的航天史上,还有很多能被称为“里程碑”的事件,比如课文中提到的      
9、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下列属于神话故事的是(    )。 (1)
A . 嫦娥奔月 B . 人飞于天 C . 车走空中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中国明代官员(    )。 (2)
A . 朱元璋 B . 莱特兄弟 C . 万户
(3)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应归功于(    )。 (3)
A . 飞行员 B . 科学家 C . 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课外阅读。

嫦娥四号

    嫦娥四号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它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同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3月20日,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团队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大奖。5月16日,根据《自然》发表的论文,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所得的测量结果显示,着陆点存在来自月球地幔的物质。同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1)“嫦娥四号”是由            组成的。
(2)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嫦娥四号本次登月的任务。
(3)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2、课内阅读。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1)本段话的第一句是一个      句,在全段中起着      的作用。
(2)选段最后,杨利伟说的三句话,虽然简短,但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      的心情,以及扬眉吐气的民族自豪感。
(3)说说你对“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两个数字的理解。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调换句序,使意思不变)

②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如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仿写比喻句)。

2、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