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9小题)
kū lōng |
hùn luàn |
wéi chí |
zhì xù |
kě bēi |
|
|
|
|
|
gǎng wèi |
zhǔ zǎi |
pōu kāi |
diào qiǎn |
chuān suō |
|
|
|
|
|
“遣”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遣”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派;打发; ②排解;发泄。在下列词语里“遣”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派遣 消遣
A.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环境描写
①就在这时,船长 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
②李老师态度 地批评了小明。
①没有一个人 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②学生不能有 学生守则的行为。
在一个 机会里,我 在黄山又碰到了二十前小学教我的刘老师,他年过半百身体 那么强健。
哈尔威特长 葬身大海, 他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因为 勇于为人民做出牺牲的,他 能得到人们永久的怀念。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①这句话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混乱场面。
②写场面的混乱,更能烘托出哈尔威船长镇定、沉着、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伯诺德夫人知道,①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里的秘密就会_______(显露__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宣告结束。她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她轻轻把蜡烛吹灭。
轻松的心情没有_______(持续 连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儿子杰克伸手端起烛台:“天真冷,我去抱些柴来生个火吧。”中尉一下夺回烛台:“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②孩子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抱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③烛光摇着,发出_______(微弱__细微)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④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①句①中两个“秘密”的意思是相同的。
②句②中“厄运”是指法国要打败仗。
③句③属于环境描写,烘托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④句④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伯诺德夫人紧张、憎恨的心情和德军的凶恶。
大儿子 , 。
小女儿 , 。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后来克莱芒成了船长,经常经过哈尔威船长牺牲的海域。有一天,他给哈尔威船长写了一段话,请你补充完整。
亲爱的哈尔威船长,我的师傅,您昔日的见习水手克菜芒长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