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1专题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纯化过程中采用透析法可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
B . 加入洗涤剂和水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分解,DNA从植物细胞释放出来
C .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不能互补
D . 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2、关于蛋白质提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分离与纯化蛋白质之前首先要用适当的方法使蛋白质释放出来
B . 抽提时要依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溶剂
C . 蛋白质的粗提取物离心可除去一些小分子杂质
D . 蛋白质的粗制品可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
3、凝胶色谱法是根据(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A . 分子的大小
B .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C . 带电荷的多少
D . 溶解度
4、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红色带区歪曲、散乱、变宽,与其有关的是( )
A . 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B . 色谱柱的装填
C . 洗脱过程
D . 样品的处理
5、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第2层是( )
A . 甲苯
B . 血红蛋白水溶液
C . 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
D . 其他杂质的沉淀
6、如图所示为从血红细胞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步骤(1)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5)中检测核糖体
B . 步骤(2)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 . 步骤(3)(4)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D . 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离心法、层析法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中可先将果泥加热煮沸后冷却备用,目的是排除果泥中 原有的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将酶溶液加入底物后,迅速将温度调至设定的温度,并持续反应一段时间
C .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某种细菌的原理是,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固体平板上的一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故可通过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D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同蛋白质分子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8、下图是用除去DNA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
A . 首先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B . 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
C . 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 mL,连续收集
D . 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
9、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较慢
B . 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有丝分裂方式扩增
C . 自养微生物能在缺少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D . 参与果酒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多种细胞器
10、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
B . 红细胞洗涤使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直到离心后上清液不呈现黄色为止
C . 利用0.9%的NaCl对血红蛋白溶液的透析12小时,可以去除小分子杂质
D . 在凝胶柱中加入蛋白样品后即可连接缓冲溶液洗脱瓶进行洗脱和收集样品
11、下图为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示意图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在装填图甲中凝胶色谱柱时一旦发现柱内有气泡存在,就需要重装
B . 图甲中大分子蛋白质因阻力大而移动慢,所以最后从层析柱中流出来
C . 图乙中凝胶中加入的SDS可以使蛋白质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
D . 已知凝胶中的SDS带负电,则应在电泳槽的①处接电源负极,②处接电源正极
12、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杂蛋白
B . 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C . 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 . 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13、使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的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 )
A . 电荷的多少
B . 分子的大小
C . 肽链的多少
D . 分子形状的差异
14、下图能正确表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15、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 . 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 . 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 . 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16、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B . 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最后流出
C . 凝胶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其直径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
D . 一般情况,凝胶对要分离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
17、可以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有( )
A . 分离各种细胞器
B . DNA的粗提取
C . 分离并纯化血红蛋白
D . 进行细胞培养
18、将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 )
A . 血红蛋白、甲苯层、脂质物质层、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B . 甲苯层、细胞破碎物沉淀层、血红蛋白、脂质物质层
C . 脂质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D . 甲苯层、脂质物质层、血红蛋白、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19、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洗涤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和透析过程中,分别使用下列哪些试剂( )
①蒸馏水 ②生理盐水 ③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 ④清水 ⑤柠檬酸钠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①③
D . ④①③
20、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对样品处理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 . 洗涤时离心速度过小,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 . 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 . 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右CO2 , 可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 、 、 和 。
(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②以上所述的过程即是 ,它包括 、 、分离血红收溶液和透析。
(3)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样品纯化的目的是 。
(4)电泳法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 、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2、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和CO2 , 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洗涤红细胞时要用 (填溶液)反复洗涤、离心。要让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时要加入 。
(2)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即血红蛋白的粗分离,目的是除去 。
(3)然后通过 (填方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进行纯度鉴定,使用最多的是 (填方法)。
3、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榨取果汁的过程中,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用果胶酶处理,该物质包括 等(写三种);用葡萄制做的果酒酒味纯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 显 的酸味,原因是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用反应式表示 ;果酒发酵结束后,为方便后续使用,可将菌液转移到甘油中,与之充分混匀后,放在 ℃的冷冻箱中保存,此方法叫做 。
(2)对分离的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鉴定,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培养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因为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培养基碱性增强。
(3)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
①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 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 也保留在袋内。
②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 移动速度最快。
③若将样品以 2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 10 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 可能不存在于沉淀中。
4、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该培养基为 培养基,其中化合物A为目的菌提供 等营养要素,在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则常采用 法接种,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 ,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所形成的菌落如右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2)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 洗涤红细胞,用 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 ,降低分离效果。
5、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分离蛋白质分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凝胶色谱法,也叫做 ,是根据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 、 、 和纯度鉴定。
(3)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 ,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强化。采集的血样要及时分离红细胞,分离时采用低速短时间 ,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 ,将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再加入 洗涤,如此重复,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
(4)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入烧杯中,加入 和 充分搅拌,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