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9小题)

1、选择正确的读音

      (A.yì  B.zhǐ)

      (A.yīng  B.yīn)

      (A.cuò  B.chuò)


2、看谁猜得又准又快!

①一条渔船两杆桅,九只燕子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一只落在船舱里。还有两只无处落,船头船尾各徘徊。      

②人累了靠在树旁休息。      

3、试一试,给形近字组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唐伯虎画的黑狗图实际上是一则字谜,谜底是       。
(2)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知道后,便让众人把门翻的原因是      
(3)“枇杷”不是“琵琶”,      !若使琵琶能结果,      
(4)写出下面汉字的简化字。

                      

                                                 

5、课内阅读。

     “星”和“凤”的共同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由于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简化后,象形字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星”和“凤”的共同特点是      
(2)象形字简化后的缺点是什么?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汉字从甲骨文至今,已经有      的历史。以最为典型的五种字体分别是      
(2)甲骨文是      的文字,主要在      时期使用。甲骨文字形      ,字体      。“甲骨学”是研究      
(3)金文是      的文字,又称为      。主要在      时期使用。字形      
(4)据统计,全国“李”姓人口总数      ,是      最多的姓氏,也是      最多的姓氏。
(5)是研究报告的写作步骤分别是: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1)
A . 正确 B . 错误
(2)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字形线条粗壮。 (2)
A . 正确 B . 错误
(3)普通话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3)
A . 正确 B . 错误
(4)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唐宋时期使用。 (4)
A . 正确 B . 错误
(5)《门内添“活”字》这个故事赞扬了杨修的聪明、机智。 (5)
A . 正确 B . 错误
(6)研究性报告有多种形式,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可有可无的。 (6)
A . 正确 B . 错误
8、综合性学习回顾。
(1)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            、分工情况。
(2)搜集资料有多种方法,如                  
(3)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      —小篆—            
(4)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这几个部分:①问题的提出;②      ;③      ;④      
9、课文综合回顾。
(1)下列对汉字字体演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1)
A .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今天的印章中常用到它 B . 小篆是从秦国文字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 . 隶书通用于两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D . 楷书在南北朝之后占据主导地位,比隶书更便于书写和认读
(2)人们把刻在            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在      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      的成熟汉字,字形的图画性较强。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      代的王懿荣。
(3)我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是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课内阅读。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朝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完全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是      。隶书的特点是      
(2)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      
(3)从汉字的演变表中可以看出,汉字的演变趋势是      
2、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读翻译稿的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1)汉字的特点是:      
(2)为什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口语交际。

如今,随着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的普及,小军不愿意用笔写字了,说手写费时、费力,还没有打印出来的美观、快速。你支持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2、习作。

我们每天都在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受到汉字很有趣呢?请写一写自己在学习中与汉字有关的小故事。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45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