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8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g

qiào  lì

qīn  wěn

      

      

      

qín  miǎn

jìng  mì

hōng  kǎo

      

      

      

2、选择词语填空。

①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      (使用  滥用  乱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      (危险  恐吓  威胁)。

②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      (怀念  眷恋  留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③具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邀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      (晶亮  晶莹  透明)的球体。

3、改正错别字

①如果矿产资源都枯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改为      

②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倦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改为      

③印第安人喜爱风飘来的松枝的幽香。      改为      

④青草、绿叶、花朵是非曲直们的姐妹,麋鹿、俊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改为      

4、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横线上写上序号。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萎缩。

      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近200年来,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森林被采伐和毁掉。

5、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断续

(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      
6、辨字组词。

          坑          梢          律          栽         语      

          炕          稍          肆          载         悟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大树        的波光        的狂风

      的环境        的设想        的波浪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青山是不会老的。

(1)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1)
A . 总结全文 B . 点明中心 C . 首尾呼应 D . 画龙点睛
(2)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2)
A . 小红: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其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伴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 . 小刚: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敬佩和祝福 C . 小明:这句话主要描写了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力

二、阅读理解(共3小题)

1、认真阅读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实现的价值知道是指什么?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      ,事实上包含了他      的精神。

(3)选段的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课文的中心句。联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現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另一种东西”的含义:      
(2)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着      的作用。
(3)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正确的是(    ) (3)
A . 青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这样青山就焕发青春,永远不老 B . 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 他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点亮智慧灯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色装点人生

    在武都区白龙江北岸,有一个叫柳树梁的地方,梁上有600多亩树林和一位老人有关。他叫李友忠,今年70岁,是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的普通农民,老人从1989年开始在柳树梁种树,一种就是20年。当地群众说:“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

    阳春三月,我们来到柳树梁,漫山遍野的松树、油橄榄覆盖着昔日的童山,成群的山雀鸣叫着飞来飞去,使山林充满生机。

    在一片油橄榄树下面,李友忠老人正在浇水,他对我们说:“今年春天雨水少,现在气温回升又快,不多浇点儿水,树的生长就会受影响。”“这里原来是寸草不生的黄土梁,每到雨季,山洪泥石流沿一条条小沟流下来,冲毁农田,有时候直接影响村上群众的生命安全。天晴的时候,遇上大风,满山尘土飞扬。”李友忠回忆道。

    当时,李友忠想栽树,可是家里穷,连娃娃上学的钱都得东借西凑,哪来的钱买苗种树?1989年,机会来了,他用办砖瓦厂积累的1万多元钱承包了村后柳树梁的一片荒山,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李友忠从种洋槐入手,用了1个多月,种植了30亩,可之后的5个多月里,当地降雨量比往年偏少,加上没有掌提造林技术,几十亩树苗没有一棵成活。

    李友忠没有灰心。第二年春天,经过多方咨询,他开始在陡坡上大规模兴修平台,由于量大,李友忠动员全家老小一起上阵,还雇了20多名劳力,经过3个月的时间,修出水平台50余亩。他买来柑橘、侧柏、松树等树苗进行栽植。

    为了保苗,李友忠从5里之外的白龙江边靠人背富驮运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秋天大部分树苗都扎根成活,看着绿油油的小树林,李友忠心里乐开了花。

    就这样,每年春天,不管刮风下雨,李友忠都去栽树,一棵、两棵、三棵……直到天黑才收工。截至1999年春天,先后植树500余亩。

    面对着我们,李友忠动情地说:“我已种了20年的树,今后还要继续扩大面积,我老得种不动了,就让儿子、孙子去种,一辈一辈接着种下去 , 肯定能把荒山变成森林。”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漫山遍野:      

②寸草不生:      

(2)“机会来了”中的“机会”指的是      
(3)在文中找出描写昔日柳树梁面貌的句子;在文中找出描写今天柳树梁面貌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为了栽树,李友忠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做的?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读着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到了《      》这个故事。

②这句话表现了李友忠的      精神。

(6)你是如何理解“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这句话的?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请读一读下面的广告语,再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广告语。

☆女别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你栽一棵树,我栽一棵树,我们共同为地球添绿。

☆让每一滴水都变得清澈透明,让每一棵花草树木都长得茂盛。让天空更蓝,让百花更

艳,让新鲜的空气永留人间。

2、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②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③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