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10小题)

1、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 亭台楼阁      青松翠柏      色彩鲜明 B . 和谐统一      池馆水榭      雄伟壮丽 C . 滕罗翠竹      花坛盆景      相互衬映 D . 烟雾缭绕      龙凤呈祥      井然有序
2、选出恰当的词语。
(1)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      (完整  工整  整齐)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2)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

上是五座      (精致  精美  精彩)的汉白玉石桥。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      (惊叹  惊喜  吃惊)。
3、阅读《故宫博物院》,完成下列练习。
(1)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是      ,而且在结构上            相结合。
(2)本文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            方向,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      部分,后介绍      部分。
(3)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一般采用      顺序,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一般采用      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的说明文一般采用      顺序。这是由      决定的。
4、读拼音写词语:

zǐ  jìn  chéng

cuán  zhe

lún  kuò

qì  fēn

fèi  xū

      

      

      

      

      

5、下面句中下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
A .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B .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 , 布局统一,集中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C . 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D .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有条有理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 . 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D .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B .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 . 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青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D . 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斩增加,出现了双凤朝日、龙凤是祥彩画,还有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8、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项(     )。
A . 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迁”(引用) B .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一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作比较) C . 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作诠释) D .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打比方、列数据)
9、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亲新辟的菜园之所以被暴风雨冲得一干二净,是因为父亲没有气馁。 B . 如果普通的农家没有新鲜的蔬菜,就像婴儿断了奶。 C . 因为我们没有见过面,所以我们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 D . 虽然春天绿茵茵的草地,但是有盛开的鲜花。
10、对《故宫博物院》的写作特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多角度展示,详略安排得当。 B . 课文按方位顺序介绍故宫。 C . 《故宫博物院》是游记,在谋篇布局时,采用“总一分”的方法。 D . 本文说明方法有列数据、摹状貌、形象描述等。。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课内阅读

北京名胜古迹(节选)

陈亚丽

    先就园林景观来看,作为皇家园林的北海公园,无疑是大手笔园林设计的典范。北海的布局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根据中国古老神话而来的。传说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即“一池”东海,“三山”蓬莱、瀛洲、方丈。北海严格按照这个模式建造,“一池”是太液池,“三山”就是琼花岛、团城、犀山台。在这种建筑格局之下的园林,自然就多了一份庄重的气质。相比北海公园的严格布局,苏州园林的布局可就没那么多典故可循了。它也不讲究对称,庭院回廊的设计极少有重复之处。苏州园林也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柱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游览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 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

    在苏州园林中游览,能忘记身在苏州城,但在北海公园中游览,却能感受到整个北京城的博大。北海里最著名的建筑物白塔,坐落在一个山顶的大型平台上:“巨大的塔身,沉郁,厚重,遮住半个天。在白塔身旁,居高临下,俯视京华,气象万千。环抱白塔的北海,是面擦得锃亮的大镜子。整个北京从四外托着这面大明镜,笼罩在淡淡的白烟里。中南海的湖光烟树对面相望;故宫化作一面黄琉璃瓦的海洋;西山黛色,若有若无。环顾天宇低垂,陷到脚下。这时,谁不万虑俱消、心旷神怡呢!”

(选自《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解释词语。

居高临下:      

心旷神怡:      

(2)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中“一池”指      ,“三山”指                  ;北海公园的“一池三山”中 “一池”是      ,“三山”就是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4)北海公园和苏州园林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语段阅读。

①紫禁城的城墻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 南面午门 北面神武,东西面东华门 西华门。宮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 房屋九千多间。城墻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墻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持风格。

    ……

    ②A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B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5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C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苏州园林。D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E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

    ③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文段①主要介紹故宫的      。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故宫的感情基调是      
(2)文段①中多处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如“十米"“七十二万平方米"“十多座”等目的是说明      
(3)文段①中“玲琥”的意思是      ;“玲珑奇巧的角楼”说明了建筑      
(4)文段①最后一句“宏大壮丽”“精美"“布局统一”说明了故宫的      ,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      之情。
(5)文段②语段的顺序被打乱了,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序号      

A句使用了      说明方法。C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

(6)将文段③这一双重否定可改为陈述句,并说说这样改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颐和园十七孔桥是颐和园的著名景点之一。它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长150多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在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

    【材料二】每年在冬至前后,落日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十七个桥洞,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古人在建造桥时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阳光会贯穿整个桥洞,呈现“金光穿洞”的奇观。

【材料三】

    颐和园开放时间

  颐和园门票价格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大门:6:30~18:0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大门:7:00~17:00

旺季30元/张

淡季20元/张

(1)要去观赏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的奇景,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2)看图,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①要判断上面哪一幅可能是十七孔桥的图片,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②你得出的结论是      是十七孔桥。根据阅读材料,分条写出你的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