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小题)

1、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我何曾留者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仿写拟人句)
(3)照样子,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      ,被

      ;如       ,被      

(4)爸爸说:“到了那边,你就要学习西班牙文。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了中文。”(改为转述句)
2、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pái  huái

zhēng  róng

yī  wēi

míng  mèi

      

      

      

      

      

dān  gē

jīng  huáng

yǐn  cáng

zhàn  kāi

kǒu  wěn

      

      

      

      

      

3、下列词语中下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雾   被   B . 奋  起  高  C . 动   圈   旋   D . 情  头  兴 
4、下面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挪移    疑然     遮挽 B . 叹息     痕迹     徘徊 C . 淹面    消逝     口吻 D . 跌到     念叨     挽回
5、下面与“缥缈”意思相近的一项词语是(    )。
A . 朦胧 B . 遥远 C . 清晰 D . 漂亮
6、下列词语中表示时间易逝的一组是(    )
A . 千门万户   千变万化 B . 白驹过隙   日月如梭 C . 一声不坑   一成不变 D . 翻箱倒柜   光阴似箭
7、对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 B .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设问) C .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比喻) D . 这阵风真大,差一点儿把我刮跑。(夸张)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学习中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问题。 B . 读了《匆匆》一文,使我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 C . 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 . 老师耐心地纠正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9、《那个星期天》中“我”对“第一次盼望”记忆深刻,却记不清具体是要去哪里,是因为(    )
A . 焦急的等待和一次次的失望让“我”忽略了想去的地方。 B . 母亲一次次的拒绝让“我”伤心绝望,以至于“我”刻意回避了想去的地方。 C . “我”的第一次盼望让“我”深刻体会到母亲的辛劳,以至于忘却了最初的盼望。 D . “我”和母亲没有约定好要去哪里。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中的“昏暗下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      
(2)《匆匆》一文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表达了作者      
(3)《那个星期天》运用了大量的      描写,表现了在那一天里“我”从            的心情变化历程,也为我们刻画了一位      的母亲形象。

二、阅读与欣赏(共3小题)

1、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找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中“痕迹”指      ,“游丝样”是指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      
(3)“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      。“赤裸裸地回去”指      
(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罚。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写出近义词。

思忖                虔诚      

(2)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3)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所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4)小乞丐用来买花的“每一枚硬币都磨的亮晶晶的”表明了什么?
(5)对小乞丐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处境?
(6)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是什么强烈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说明了什么?
3、习作与表达。

记忆里,爸爸在厨房为我烹制美味的佳肴;记忆里,窗边的小鸟和妈妈依在一起……动人的画面总是让人难忘。请以“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适当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②40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