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13小题)

1、读拼音,根据语境写字词。
(1)祖父的园子里,yīnɡ tao      树不大结果子,太阳下榆树的叶子闪烁得像沙滩上的蚌壳,hú dié      随意地飞,鸟儿自由地ɡuànɡ      
(2)祖父种小白菜时,我在后边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 nào      :bá      草,chǎn      地,拿着shuǐ piáo      浇菜,把谷穗当野草ɡē diào      ,用线shuān      住mà zha      的腿……多么有趣啊!
2、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夜(zhòu)    小(miǎo)    点(zhuì) B . (yī)      火(ɡōu)     明晃(huǎnɡ) C . 瓜(wō)      恋(juàn)    壳(bànɡ) D . 子(zhuī)    性(bǐnɡ)    耕织(ɡòn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乐此不疲   晶萤澄澈 B . 风光旖旎   碧波万倾 C . 无边无垠   相映成趣 D . 巍峨雄奇   美妙绝仑
4、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句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
A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反问) B .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比喻) C .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对比) D . 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
6、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农村夏日里的一个场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B .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早晨景色的诗,这首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C . 《月是故乡明》一文中,作者借月亮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 . 《梅花魂》一文通过写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表现了这位身处异国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眷恋和梅花一样坚贞不移。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不可                大悟

                           

            节    烟波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中国古代的诗文中,描写梅花的诗词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展现了梅花总是在最寒冷的季节开放,哪怕受到      ,也从来都是      ,不肯      的品格,所以备受文人青睐。

(3)表示数量很多的词语是      ,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      
8、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里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改成肯定句)
(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仿照示例,补写下面的句子)

腊月,天真冷。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仿写排比句)

      ,就像            ,就像            ,就像      

9、我爱积累。
(1)本单元课文引领我们走进了大人们的童年往事之中。走进《祖父的园子》,仿佛走进了作者      ,一切都是      ,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欣赏《月是故乡明》,月下的童年趣事——      、摇知了、看月亮、      ,寄托了作者多少思乡之情啊!
(2)本单元的古诗词带我们走进了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童孙未解供耕织,      ”向我们展现了农村夏忙时,儿童学着大人劳作的情景;“稚子金盆脱晓冰,      ”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儿童在冬天的一场有声有色的游戏;“牧童归去横牛背,      ”向我们展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3)当我们想报答母亲的恩情时,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            。”
10、口语交际。

五(1)班要举行以“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请你帮状状完成下列任务。

(1)状状首先要确定交流对象:      ;了解他(她)的童年岁月的方式是:      
(2)状状想提前准备一份问题清单,请你帮他列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11、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语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中描写蜜蜂外形特点的词语是      
(2)语段中,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描写它们的色彩——“      ”(从语段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还对蜜蜂的      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
12、课外阅读。

巴学园的“试胆量”游戏

    ①校长对大家说:“要是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哪位同学愿意当鬼呀?请举手!”于是立刻就有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

    ②……

    ③大家都很兴奋,叽叽喳喳地走出了校门。又过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轮到了小豆豆她们那个小组。同学们心里都在嘀咕:“虽然老师说过,不到九品佛寺院里鬼是不会出来的,但那鬼可千万不要在半路上出现呀……”

    ④她们哆哆嗦嗦地一步挨一步地走着,好不容易蹭到了能看见哼哈二将的寺院门口。尽管天上有月亮,夜幕下的寺院看上去还是一团漆黑。小豆豆在心里盘算着,那鬼保准在坟地等着呢,还是回去为妙。其他同学呢,稍有风吹草动,她们就“哎呀”一声大喊起来;脚下一踩上什么软绵绵的东西,马上就嚷:“鬼来啦!”到最后,甚至害怕得连手拉手的伙伴也怀疑着“该不是鬼吧”。“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组里不知是谁带着哭声喊道。此刻,小豆豆暗自庆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回到学校一看,前面的几组也都回来了,大家这才明白,因为害怕,几乎都没有到坟地去。

    ⑥过了一会儿,一个头上缠着白布的男孩被一位老师从门外领进来了,嘴里还“呜呜”地哭着。这个男孩是装鬼的,一直蹲在坟地里等着大家,可是等了好半天也没见一个人影,他自己却渐渐地害怕起来,终于哭着从坟地里跑出来。不多会儿,又有一个“鬼”和一个男孩哭着回来了。原来是装鬼的这个男孩看到有人走入坟地,正想跳出去叫一声:“我是鬼!”结果却刚好和跑进来的那个孩子撞了个满怀,两个人都吓了一大跳,再加上撞得很疼,就“呜呜”地哭着一起跑回来了。大家都觉得这事怪有意思的,同时又因为恐惧心理已一扫而光,便哈哈地笑了起来。就在这时,用报纸套在头上装鬼的右田同学回来了,口里还在抱怨大家:“太不像话啦!我还一直在等你们!”说完,他便咯吱咯吱地挠起了被蚊子叮得发痒的胳膊和大腿。

    ⑦看到这情景,不知谁说了一句:“鬼还怕蚊子咬呢!”

    ⑧听到这句话,大家哄地笑开了。五年级班主任丸山老师说:“好了,我干脆把剩下的‘鬼’都带回来吧!”

    ⑨丸山老师说着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工夫,就把那些“鬼”全都带回来了,他们有的正惴惴不安地在路灯下东张西望,有的由于害怕已经跑回家去了。

    ⑩从这天夜里以后,巴学园的学生们再也不怕鬼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那鬼自己也吓得胆战心惊呢!

(选自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有删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心里算计或筹划。      

②一下子扫除干净,比喻全部消除或消失。      

(2)读第④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豆豆会暗自庆幸什么呢?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试胆量”游戏的结果怎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觉得采用这样的办法有哪些好处?
(4)短文的第①自然段“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而第⑥自然段写到了其中的一些人哭着回来的样子。作者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突出体现了装鬼的男孩从            的心理变化。
(5)读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13、习作。

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选择一个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某一瞬间或某一件事,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用详细生动的语言将其记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