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13小题)

1、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1)他zhànɡ      着自己体型大,总是找身材瘦小的同学比赛shuāi  jiāo      ,以此来qī  fu      别人。谁知这一次,不管他怎么用劲,都bān      不动别人的shǒu  wàn      
(2)他看着shī fu      shuā jiānɡ      时那shén shènɡ      不可qīn fàn      的样子,发shǎ      发zhènɡ      
2、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tán)       痕(pā)       就(zhù) B . 住(niē)       冷子(bàn)    国子(jiàn) C . 水(zhān)      骗(zà)       住(jiū) D . 骨(qián)      眼泪(kāi)    露(xiàn)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摔郊    破绽    格局    半信半疑 B . 芝麻    神圣    学徒    手急眼快 C . 绝活    派头    疤痕    精神抖擞 D . 搂住    屏章    难堪    天衣无缝
4、“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的“他”指的是(   )
A . 老舍 B . 祥子 C . 孔乙己 D . 刷子李
5、生活中,我们常用________这个词形容事后才提出办法或意见的人。(   )
A . 小广播 B . 炮筒子 C . 睁眼瞎 D . 马后炮
6、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 刷子李——《红楼梦》——冯骥才 B . 胖墩儿——《小兵张嘎》——徐光耀 C . 严监生——《儒林外史》——吴敬梓 D . 祥子——《骆驼祥子》——老舍
7、下面与“(小嘎子)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的描写方法相同的一句是(   )
A . 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B .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C . 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D .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8、词语积累与运用。
(1)写出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①严监生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②完了,师傅露馅儿了。      

③他怕师傅难堪 , 不敢说,也不敢看。      

(2)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分类。

①膀大腰          ②      步如飞    ③      头丧气

④语重      长    ⑤结实      棒    ⑥大      大摆

以上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有      ;描写人物神态的有      ;描写人物动作的有      ;形容人物言辞诚恳的是      。(填序号)

9、根据句子内容判断人物特点。(填序号)

A.坚强挺拔,朝气蓬勃    B.好胜心强,富有心计

C.爱钱如命,吝啬小气    D.派头十足,技艺高超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2)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3)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4)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0、品析句子。
(1)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①这段话是对祥子的      描写,展现了他      

②运用这种描写手法,写一写你所熟悉的一个人:      

(2)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此时严监生的状态可以用      这个成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为的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此刻,一个      的形象跃然纸上。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前文中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相互映照,反映了刷子李的      

②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句子。

11、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   ),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   )来(   )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   )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   )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   )他不动。

(1)在括号里填上描写动作的词。
(2)选段中有几个类似“猴儿似的”的词语,找出来,并运用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①词语:      

②仿写:      

(3)文段中的“      ”这句话是对小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
(4)选段中动词的准确运用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12、课外阅读。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他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1)第①自然段中说道:“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请你在原文中找出“精巧生动”所指的具体内容。
(2)第①自然段中用了两个比喻句来描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

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老人的(   ),第二个比喻句写出了老人的(   )。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3)从“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这句话可以看出此刻冯兰瑞老人的心里      
(4)选出体现冯兰瑞老人技艺高超的句子(   )。 (4)
A . 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 B . 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C . 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
(5)除了技艺高超之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是个怎样的人?
13、习作。

回想一下,生活中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选择其中留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人写一写,写时要突出他(她)某一方面的特点,注意灵活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