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章第四节动物疫病的控制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研究表明,曾经引起全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SARS),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病毒含有ATCG四种碱基 B . 病毒属于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 . 病毒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 D . 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动物寄生虫会造成动物多方面的危害和影响。寄生虫会造成动物体内创伤、发炎、出血、穿孔、破裂等,下列属于寄生虫对动物影响的一类是(  )

A . 机械性损伤 B . 掠夺营养物质 C . 毒素的作用 D . 引入病原体
3、狂犬病是(  )

A . 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 B . 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 C . 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 D . 真性人畜共患病
4、预防接种是(  )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动物 D . 包括ABC三项
5、朊病毒是最新发现的一种致病性分子,要(  )

A . 隔离治疗 B . 人工免疫 C . 焚化处理 D . 就地观察
6、在进出口口岸,检疫部门都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J”型增长 B . 一般会缺少天敌 C . 境内生物多样性将受到威胁 D . 不适应新环境,很快灭亡
7、疯牛病的致病病原体是(  )

A . 朊病毒 B . 大肠杆菌 C . 疯牛病杆菌 D . 甲烷杆菌
8、引起疯牛病的病毒的化学成分是(  )

A . 核酸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核糖核苷酸
9、口蹄疫的致病病毒是(  )


A . 口蹄疫病毒 B . 乙肝病毒 C . 甲肝病毒 D . 感冒病毒
10、被小狗咬伤、抓伤后注射狂犬病疫苗后,还要注射破伤风疫苗,破伤风疫苗的代谢类型是(  )

A . 异养厌氧 B . 异养需氧 C . 自养厌氧 D . 自养需氧
11、寄生虫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下列哪项不是其危害的是(  )

A . 阻碍幼畜禽的生长发育 B . 降低畜禽的抗病能力 C . 降低畜禽的生产能力 D . 使畜禽大量死亡
12、下列饮食会使寄生虫发病的机会减少的是(  )

A . 干农活过程中,随手拿水果吃 B . 饭前便后洗手 C . 从商店买来的蔬菜,商场已经清洗过了,没必要再洗了 D . 自己家的蔬菜没必要洗一洗,就可以生吃
13、有人说,生菜生吃才有味,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A . 合理,生吃营养不会破坏 B . 合理,洗了会丢失一些营养成分 C . 不合理,那样会增大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 D . 不合理,生菜中有一种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质,只要洗一下,才能使其溶解去除掉
14、在日本流行吃生吃鱼虾,这样做你认为(  )

A . 很好,生吃营养丰富 B . 很好,生吃味美 C . 不好,容易感染寄生虫病 D . 不好,太腥,难以下咽
15、“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B . 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 . 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 D . 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不能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
16、甲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表面有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 甲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复制在宿主细胞中完成,其原料只有4种核苷酸 B . 鉴定甲型H1N1病毒的蛋白质的试剂可用双缩脲试剂 C . 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决定病毒的特异性 D . 可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甲型H1N1病毒
17、将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人工授精,在试管中完成早期的胚胎发育后移植至代孕动物子宫完成后期胚胎发育并最终分娩,该生物工程技术称胚胎移植,此项技术的实际意义是(  )

A . 是转基因动物、体细胞杂交动物、克隆动物的培育等生物工程的必要技术 B . 可实现哺乳动物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年龄相同的后代 C . 可突破相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而最终实现远缘杂交 D . 胚胎移植属有性繁殖范畴,不能保留亲本的优良性状
18、A型(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极小,直径约100纳米,在冬季流行。A型病毒表面密布两种武器,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其中,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A型病毒可以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禽,家禽携带的病毒如果发生基因变异,可获得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1997年在香港、2003年在荷兰、2005年在越南和泰国都出现了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的病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H5N1禽流感病毒能独立生活和复制 B . 禽流感病原体中DNA和RNA不能同时存在 C . 从理论上说,A型流感病毒可以有144种类型 D . 禽流感病原体中不含有细胞器
19、一类疫病的特点是(  )

A . 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 B . 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C . 长多发病 D . 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措施预防、控制、扑灭的疫病

二、多选题 (共1小题)

1、胚胎移植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  )

A . 解决某些不孕症患者的生育问题 B . 治疗某些疾病 C . 提高良种家畜的繁殖力 D . 提高动物的抗病力

三、 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2003年春天,我国各省市都爆发了一种名为“非典型肺炎”的传染病。据科学家研究,此次引发非典蔓延的(SARS)病毒属于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一种RNA病毒,它与现在已有的冠状病毒比较结果显示,其核苷酸水平的相似性极差。冠状病毒直径约60~220 nm,外形呈皇冠形,故称为冠状病毒。冠状病毒表面有几种糖蛋白,包括S,M,N和HE蛋白。而冠状病毒的核心是RNA基因和一种碱性磷酸蛋白。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在细胞内生存繁殖。

(1)SARS病毒与人之间的关系为      

(2)如何证明某种病毒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3)根据你的理解,预防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

      

2、如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其抗体的变化情况.请回答:
(1)途径①注射的是      ,途径②注射的是      

(2)破伤风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体受到外伤时,如果伤口大而浅则不易感染、伤口小而深则易被感染,由此可以判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填字母).

(2)
A . 自养需氧型 B . 自养厌氧型 C . 异养需氧型 D . 异养厌氧型 E . 异养兼性厌氧型
(3)当破伤风芽孢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为避免因感染而引起破伤风病,需进行免疫预防,其有效途径应是上述      

(4)正常情况下,曲线②在7天后逐渐下降,这与      细胞的数目逐渐减少有关.

(5)如果半年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此人体内,则与上图相比,此人体内抗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3、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了禽流感疫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基金。科技部宣布我国已研制成功人用禽流感疫苗。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转基因微生物细胞内由抗体基因到合成禽流感抗体要经过       两个阶段。

(2)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较好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注射康复患者的血清,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可以由       细胞分化而来。

(3)禽流感病毒存在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类型,某同学想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实验原处理和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目的: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霉B的疫苗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低致病禽流感病毒,A,       ;
       入侵时,机体       。
实验材料和用具:健康家禽若干只、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不含病毒的特殊培养液、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特殊培养液配制一定浓度的禽流感病毒,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过程:第一步:取健康家禽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甲组为买验组和乙组为对照组。
第二步: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        。

4、禽流感疫情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的病例。现在,科学家们已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若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图1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图2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资料一属于动物细胞工程,该工程包括多种技术,其中      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图示d过程不同于植物细胞工程的方法是用      诱导融合。只考虑两个细胞间发生融合,则C细胞有      种类型,D细胞的名称为      ,其特点是      

(2)资料二中可以通过超数排卵法获得良种母牛的卵母细胞即给其注射      ,精子需获能后方能和卵母细胞完成受精过程,其获能的方法有            。早期胚胎在      开始出现细胞分化,若想获得两个或多个遗传特性相同的牛犊,可以通过      实现,资料二属于胚胎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对            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后获得的胚胎经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5、禽流感病毒概念中的H和N是指病毒的糖蛋白,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基因容易发生变异,根据其变异基因合成糖蛋白的情况,HA分为H1至H15十五个不同的类型,NA分为N1至N9九个不同的类型。其中H5与H7是高致病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即为其中的一种类型。如图所示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      种,导致禽流感病毒类型多样化的根本原因是      

(2)在免疫学上,禽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被称为抗原决定簇,宿主的免疫系统可以对此病毒进行特异性识别,临床上可用      标记的探针,依据分子杂交的原理检测病毒的存在,若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为-AGCCUGAACU-,则H5N1的核酸片段碱基序列为      

(3)由图可知合成子代H5N1的蛋白质和RNA的原料来自      

(4)图示中免疫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但X和e的形态和功能存在很大区别,这是      的结果。

(5)注射人用禽流感疫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免疫,刺激      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产生抗体,以防止病原体进入细胞。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章第四节动物疫病的控制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