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二)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8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bō li

kǒng bù

xī shuài

      

      

      

      

huā ruǐ

lǐnɡ yù

sōu jí

qiū yǐn

      

      

      

      

2、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字形、读音和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yì,下棋)秋,通国之(擅长,善于)弈者也。 B . 使(shǐ,假如)弈秋(huì,教导)二人弈。 C . 日初出(chānɡ)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tānɡ,热水)。 D . (shóu,谁,哪个)为(你)多知乎?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思援/弓缴/而射之。 B . 使/弈秋/诲/二人弈。 C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 孰为/汝多/知乎?
4、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引用他人说的话

C.表示特定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否定或讽刺

(1)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2)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3)你真是太“聪明”了,坐在这里等真理。                        
5、判断下列问句的类型,将答案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4)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6、下列选项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

    辩论时,发言者要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的片面、论据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A . 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 B . 从而理清自己的思路 C . 从而了解对方的情况 D . 从而抓住对方的要害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为是其智弗若与?(写出句子的意思)

(2)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跃。(修改病句)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学校      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我讨厌学校      

(4)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体会引用的好处,并仿写句子)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中写其中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的句子是:      。表现另一个人学习时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填原文)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      ,不断      ,不断      ,钦而不舍地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      
(3)穷则变,      。《周易》
(4)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淮南子》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与“见微知著”意思有较大不同的成语是(    )。 (1)
A . 一叶障目 B . 一叶知秋 C . 以小见大
(2)这样的事例”在文中指(    )(多选) (2)
A . 波义耳制成了石蕊试纸。 B .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C . 睡觉时,眼珠转动。
(3)选文中“偶然的机遇”指的是(    ) (3)
A . 科学真理来自偶然的灵感。 B . 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 C . 科学真理很难寻求,并非人人都能得到。
(4)从这两段话中,你领会到了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者   边缘         yán      续   yǒu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粗壮——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三、习作与表达。(共1小题)

1、以《我家来了机器人》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