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落花生》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8小题)
辟 偿 亭 宜
僻 尝 停 谊
“爱慕之心”的意思是: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与“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花生没有桃子、石榴和苹果那样的 ,但它却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 。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期望是: 。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 。谈谈你的理解: 。
(1)
(2)
(3)
fēn fù | pǐn cháng |
zhà yóu | shí liu |
①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 的,不是 、 的东西。
②人要做 的人,不要只做 、 的人。
开辟 开垦
①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 出来种花生吧。”
②经过人们辛勤的 ,北大荒变成了万顷良田。
固然 果然
③他一踏进教室就喊道:“外面下雪了。”我凑到窗前一看,地上 已经铺上了一层白雪。
④花生的用处 很多,但有一样是可贵的。
慕 幕
爱 夜 羡
名 开
便 pián biàn
种 zhòng zhǒng
散 sàn sǎn
大 dà dài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
____不要采____妈妈制止我____花生的花____不像桃花____梨花____花生的花____没有一朵是空花____开一朵花____地下就长一颗花生____你采掉一朵____就要少长一颗花生____
“是真的?”
“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不要采 妈妈制止我 花生的花 不像桃花 梨花 花生的花 没有一朵是空花 开一朵花 地下就长一颗花生 你采掉一朵 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甸甸的 苍老的 准确的
不失时机地 用心地 一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