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四单元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③它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 ④定都南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①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④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材料题 (共5小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
——《1860年中国纪事》(摘自马恩全集)
材料三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请回答:
上述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各自的认识角度是什么?为这两种观点阐述各自的理由。
据材料回答:
材料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对此,洪仁玕提出哪些观点?试结合史实对其观点加以评论。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慷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
材料三 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
观点一:“(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图一 图二
材料一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 《资政新篇》全文除前言外有四部分:“用人察失类”部分,主要讲“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风风类”部分,主要讲通过教化破除愚昧、骄奢等旧的思想习俗,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法法类”部分,集中提出了28条政治经济改革的立法主张,为全文重点。“刑刑类”部分,着重讲刑事立法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