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第25课《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积累(共5小题)
wéi bèi | céng jīng | jiào shòu | róng xǔ |
| | | |
心悦目 | 清 见底 | 一丝不 |
天真活 | 为一体 | 自由自 |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① 鱼“游”到了青年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② 围观的人很多, 这位青年却没有一点反应。
③我 欣赏年轻人高超的画技, 欣赏他执著的精神。
罢 巷 亚 秀
摆 港 哑 绣
微 散 壳 缺
徽 澈 壶 缸
本课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文中采用了 和 的写作方法描写聋哑青年的高超画技。这两个方面反映了聋哑青年的 和 的品质。文中“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 ,一次是 ,第三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
二、语言表达(共1小题)
①那个青年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地画着。(修改病句)
②清澈见底的玉泉池里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金鱼。(缩句)
③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用“有时……有时……”写一句话)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不间断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寮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诀窍—— 思考—— 显现——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 摆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sì shì)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 奇怪)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yīng yìng)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挤满 摆满) 了人 似 (sì shì)的
(惊奇 奇怪) 地叫起来 反应 (yīng yìng)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