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蓝莓果实因营养丰富,有“水果皇后”、“美瞳之果”的美称.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蓝莓的果实属于( )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 )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类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S类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




如图是一些研究电或磁现象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
2016年4月14日,NBA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迎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如图是科比在比赛中的一次投球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围观过程,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如图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物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同时闭合开关S和S1 , 两灯均发光,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S1 , 此时( )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如图,地球一边绕地轴自转,一边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2016年初,世界上首位利用“三合一”胚胎技术培育的婴儿诞生,被称为“三亲婴儿”.具体培育技术的路线过程如图.请根据“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回答.
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
科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已知木块A的体积为1×10﹣3m3 , 重力为6N,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轻质弹簧相连,如图甲,现向图甲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木块A完全浸没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 1 | 2 | 3 |
稀释的唾液淀粉酶 | 1mL | 1mL | 1mL |
试剂 | 1mL盐酸 | 1mL蒸馏水 | 1mL氢氧化钠溶液 |
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37℃水浴 | 5分钟 | ||
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实验预测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实验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不变蓝 |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时,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上标有“2.5V 0.3A”字样,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5Ω0.5A”
实验记录表
序号 | ① | 电流(A) | 功率(W) | 灯泡亮度变化 |
1 | ||||
2 | ||||
3 |
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溶液.
Ⅱ.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
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甲组 | 乙组 |
实验材料 |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
环境条件 | 阴暗、低温 |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
处理方法 | 装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
①对实验材料选择的改进是
②甲组的环境条件应重新设置为
【查阅资料】物体从高空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大到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
【提出猜想】物体从高空下落时收尾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获取证据】相关测量数据见表:
小球编号 | 1 | 2 | 3 | 4 | 5 |
小球质量m(g) | 2 | 5 | 5 | 5 | 45 |
小球半径r(m) | 0.05 | 0.05 | 0.10 | 0.25 | 0.15 |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 | 16 | 40 | 10 | 1.6 | ? |
【得出结论】
比较1、2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①根据表中数据,推测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v= m/s.
②请你结合上述探究,解释“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比打开降落伞前收尾速度小”的原因是 .
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后发现A装置中溶液变浑浊,C中的固体由黑色边红色,D中的固体有白色变蓝色,F装置中有水流入烧杯.
在反应前后对C、D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表:
反应前后 |
反应前 |
反应后 |
C装置中试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 |
a |
c |
D装置中U形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 |
b |
d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合作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设计了图Ⅰ电路,并连接了图Ⅱ电路.
正确连接后,继续实验,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Ⅲ所示的曲线图.①图Ⅲ中甲、乙两条曲线是根据图Ⅰ电路测得的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曲线,其中与图Ⅰ电路中电压表 对应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②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根据探究目的分析图Ⅲ中的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某草原生态系统(如图甲),生活着食草昆虫、青蛙、蛇、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等生物,请根据图示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 Ⅰ | Ⅱ | Ⅲ | Ⅳ |
能量相对值 | 226.50 | 12.80 | 3.56 | 0.48 |
仅根据如表你可以得出该生态系统的一个特点是 .
“骑泥马”是一种海涂趣味运动(如图),小金双手握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上,另一只脚用力蹬海涂,“泥马”就在海涂上“疾行如飞”,已知小金质量为62kg,“泥马”的质量为10kg.(不考虑运动泥对“泥马”和人质量的影响)
实验室新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
“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科学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如图甲为光敏电阻的实物和元件符号,图乙为某种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间的关系图,图丙为小金利用这种光敏电阻所设计的电器,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标有“6V 6W”字样,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①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②光敏电阻接受光强为3坎德拉的光照射时,闭合开关,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0.6A,求此时小灯泡的电阻.
③某次实验中测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5V,光敏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25W,求此时光敏电阻接收到光敏的光强.
取A、B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材料二】原子结构认识史:
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
【材料三】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为了更深入观察微观世界,人们不断地发展显微技术。随着科技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将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推进到更微观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