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随手关闭水龙头 B . 往河流里倾倒垃圾 C . 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 .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2、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3、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 . 气密性检查 B . 添加试剂 C . 制取并收集气体 D . 气体验满
4、

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 B . 该饮用天然水一定呈碱性 C . 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 D . 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180μg
5、

如图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

A . 一定是甲车去撞乙车的 B . 碰撞前瞬间乙车的速度一定比甲车大 C . 碰撞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D . 碰撞前瞬间两车的动能大小一定相等
6、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

使物像成在视野中央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C

观察和解剖花

用刀片将子房纵切

观察子房内的胚珠

D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7、

如图所示是利用磁悬浮原理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体,底座内装有电磁铁.给盆栽浇水前后(  )

A . 盆栽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 B . 底座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不变 C . 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改变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方向 D . 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
8、2016年巴西爆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B . 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C . 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D . 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9、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 . 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D . 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0、

如图,用5N的力F向下拉绳子,使物体在6s内匀速上升0.3m.这一过程中(  )

A . 物体上升速度为0.1m/s B . 拉力所做的功为1.5J C .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0.5W D . 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11、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用浓硫酸干燥氢气 B . 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C . 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 . 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
12、

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  )

A . 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B . 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C . 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D . 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13、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 .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 . 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 .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14、

如图所示,干路上的电流I恒为1A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 1A”,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忽略温度对小灯泡阻值的影响,则(  )

A . 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6Ω B . 当滑片P移到最左端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1A C . 在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会减小 D . 在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会增大
15、

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1:m2=3:7 B . m1﹣△M1<m2﹣△M2 C . 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 . 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当人体皮肤擦破出血时,血液中的      可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防止血液过多流失,形成的血凝块还可阻止病菌的侵入,这种免疫机制属于      免疫.

2、

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厚壁有机玻璃圆筒内底装有两根与静电起电机相连接的放电针.

(1)将适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如果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      ,即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冲程.

(2)实验时若发现点火装置不能工作,可用火柴替代放电针.为了点燃圆筒内的火柴,可用      会聚太阳光使其燃着.

3、

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      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α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αB , 则αB      αc

4、宁波公交车上备有灭火毯,该灭火毯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毯,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

(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2)请你推测,制造灭火毯的材料应具有      等特性.

(3)这种灭火毯我们家庭中也可以备用.若家里的电器起火,使用灭火毯前应先      ,以防止电线绝缘层烧毁而引起电源短路,造成二次火灾.

5、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第二天,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

(1)1月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      半球

(2)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冰凌。

(3)寒潮过后,有些“枯萎”植物的地上部分被园林工人剪除。一段时间后,这些植物抽出新芽重焕生机。在被剪去地上部分后到刚长出新芽的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质量会      

6、

甲车两侧远光灯的规格均为“12V 60W”,供电的蓄电池电压为12V,最大容量为60Ah.某天晚上,该车熄火时忘记关闭远光灯,则车上蓄电池最多能供两个远光灯正常工作      h.第二天由于蓄电池的电能耗尽,甲车无法启动,需要借用乙车的蓄电池“搭电”启动,如图所示.“搭电”时,先用电线将甲车蓄电池的正极与乙车蓄电池的      极相连,再将另两个电极用电线连通(如果误接,蓄电池会被短路).

7、

已知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若反应②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

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为此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

②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

③打开阀门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

(1)【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      

(2)【实验反思】如果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半径达到一定值后的气球,小科就能解释用嘴吹气球时,当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      的原因.

2、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绿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绿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1)【实验结论】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      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2)【实验反思】

①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②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③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3、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

②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

③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      

(2)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      

(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      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

4、

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  1A”,AB间接入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5Ω.

【实验步骤】

①连接电路:完成图甲中的连线,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0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此时滑片P在中点附近

③断开开关,在AB间换接20Ω的定值电阻;

④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⑤断开开关,在AB间分别换接15Ω、10Ω和5Ω的定值电阻,依次重复步骤④.

(1)【实验数据】

电阻R/Ω

25

20

15

10

5

电流I/A

0.12

0.14

0.16

0.20

AB间接5Ω的定值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中“★”处的数值为      

【数据分析】小科找不出上述数据的定量关系.而其他同学都通过实验得出了“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正确结论.

(2)【实验反思】

①小科得不到正确结论的原因是      ,需要重新实验.

②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通过进一步分析计算可以发现,当AB间的阻值变小时,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

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处可见.如图是某厂商设计的T恤,T恤上有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C6H4Br2)分子的结构简式.

(1)邻二溴苯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3)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      g.

2、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      

(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的氧化分解.

3、

实验的成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为“观察惯性现象”的活动,在抽出纸条的过程中,为了使文具盒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请你从实验的器材选择和操作两方面,至少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4、

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主要作用是    

(1)
A .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 .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 . 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3)一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具有      ,蔬菜茎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从而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5、

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入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1)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      作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6、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家庭水箱水位测量装置示意图,电源电压18V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0﹣15V,电流表量程0﹣3A,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是长20cm、阻值为20Ω的电阻丝,滑片P把电阻丝与轻质弹簧的指针连在一起.圆柱体M长80cm,底面积为200cm2 . 当水位处于最高处时,M刚好浸没在水中,滑片P恰好在R1的最上端.轻质弹簧阻值不计,M全部露出水面前,弹簧的伸长长度△L始终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乙所示.

(1)当水位下降时,电路中示数会随之减小的电表是      

(2)当水位处于最高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3)当水位下降,圆柱体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50cm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g取10N/kg)

7、

活性炭酸钙(CaCO3)和炭黑(C)常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用来改良橡胶性能.在不同的橡胶制品中,对活性炭酸钙和炭黑的投料比有不同的要求.现有一份由活性炭酸钙和炭黑组成的橡胶填充料样品,为测定其中活性炭酸钙的含量,小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样品4.0g,置于甲中的硬质玻璃管内,乙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电子称的示数稳定在150.0g;

④继续保持氧气通入,点燃酒精喷灯,加强热;

⑤充分反应后(C被完全氧化,CaCO3被完全分解),最终电子称的示数稳定在152.2g;

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的氧气可以在实验室中利用      分解得到.

(2)步骤③中先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3)计算样品中活性Ca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