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金乡县联考初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A .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 . 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 .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 . 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2、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 把铜块碾压成铜片后,它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C . 把实心铁球加热到100℃,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 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3、在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银幕上的手影 B . 老虎在水中的倒影 C . 用钢叉向水中叉鱼 D . 看到地上的书
4、自然世界中有很多奇妙的光现象,图中几种光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

A . “雨后的彩虹”─光的色散现象 B . “湖光映彩霞”─光的直线传播 C . “天狗食日”─光的折射现象 D . “海市蜃楼”─光的反射现象
5、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并移动光屏,则在光屏上(  )

A . 成倒立的缩小实像 B . 成倒立的放大实像 C . 成正立的放大虚像          D . 无像
6、李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0×103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8.9×103

煤油

0.8×103

2.7×103

A .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D . 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
7、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沿直线单向传播的 B . 声音向前传播时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C .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障碍物时可以绕过去 D . 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8、光的世界十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 教学用的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 .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C . 照相机中“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凸透镜焦距的大小 D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的距离
9、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

A . 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 . 中学生身高约1.5m C . 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D . 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
10、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B . 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更容易排直 C . 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 D .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小东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3、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       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4、中国号称“小眼镜王国”,很多孩子都患有近视眼.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如图所示的两幅图中能反映近视眼成因的是       ,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就能将光线重新聚在视网膜上.

5、如图所示,透过晶莹剔透的露珠观察到叶脉变粗,此时叶脉所成的像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相同.

6、

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       (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        

三、计算题(共8小题)

1、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运行2min后,甲车相对于乙车向哪个方向行驶,两车相距多远?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标出反射光线,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入射光线.

3、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2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获得了下列数据,表格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入射角i

空气

 0

  30°

  45°

60°

折射角r

 0

 22°

 32°

40°

折射角r

玻璃

 0

 17°

 24°

30°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2)小组又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中是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个图能真实反映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答:         (填选项中的字母)

6、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       ,塑料的密度为         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 , 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         g.

7、下表是“和谐号”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车次

运行区间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运行里程

(km)

停车站

D608

四方─济南

8:04

10:31

387

四方、潍坊、济南

D609

济南─四方

11:28

13:58

387

济南、淄博、四方

D35

北京─济南

8:10

11:34

495

北京、德州、济南

D36

济南─北京

12:00

15:24

495

济南、德州、北京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计算D609次列车从济南至四方全程的平均速度.

(2)全国铁路提速后,乱穿铁路面临的危险将增大.假如某列车正在以上面速度行驶,某同学要想以1.5m/s的速度横穿9m宽的铁路,则他至少应在距列车多少米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8、如图是一座高10m、长2m、厚0.5m的花岗岩体纪念碑,为了知道它的质量,取一小块花岗岩石样品,用天平测得其质量是39.2g,用细绳拴好将其浸没在装有70mL的水中,水面升到的刻度是84mL.求:

(1)花岗岩石的密度;

(2)花岗岩石的体积;

(3)花岗岩体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金乡县联考初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