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七十中初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4cm B . 6cm C . 7cm D . 12cm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甲、丁 B . 丙、丁 C . 乙、丙 D . 甲、乙
3、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

A .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 .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 .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 .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4、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城市里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 B . 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 C . 太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 D . “日食”的形成
5、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距光心12cm的地方,若将烛焰置于主光轴上,一次距离光心15cm,另一次距离光心6cm,两次成的像(  )

A . 都是实像 B . 都是虚像 C . 都是正立的像 D . 都是放大的像
6、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B .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C .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D .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7、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

A . 10° B . 15° C . 30° D . 60°
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

A . 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 B . 与镜面的大小有关 C . 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 . 与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关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10cm         B . 15cm         C . 20cm         D . 30cm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11、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 .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 .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 . 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12、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

A . 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 . 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C . 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 . 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13、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

A . 一倍焦距内,且靠近焦点一些 B . 一倍焦距外,且靠近焦点一些 C . 一倍焦距内,且远离焦点一些 D . 一倍焦距外,且远离焦点一些
14、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

A . B . C . D .
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 . 向左移动后静止 B . 向右移动后静止 C .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 . 仍在原来位置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的、等大的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此时像距凸透镜      cm.若将此物体向透镜靠拢,而在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逐渐变      .当物体移到离凸透镜10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通过凸透镜      (填“能”或“不能”)看到物体的像.

2、(1)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

(2)由于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所以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

3、小芳面向穿衣镜站立在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         m;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她在镜中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5、某同学在用玻璃做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探究实验时,描绘了一个实际的光路图,但没有标出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入射角、反射角等,如图所示,图中的各位置表示的物理量分别应该是:反射光线是         ,折射角大小是        ,界面的       侧是空气.

6、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       (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贸然独自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准确作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大致作出折射光线的方向.

2、画出图中物体AB在镜中的虚像A′B′.

3、完成图中的入射光线或者折射光线光路图

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

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实/虚)像.

(5)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        、         、D、A.(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C、D步骤

B.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2)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焦距f=10cm,当蜡烛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的烛焰像;接着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远离/靠近)透镜.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完整/不完整).

(5)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上/下)移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七十中初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