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 )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
(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20° | 20° |
2 | 45° | 45° |
3 | 60° | 60° |
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
(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1)图a中,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写出一条即可).
图b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小红把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
(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采用如图c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研究对象(海波)加热这样做能确保研究对象 ;实验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观察记录的现象有 , .
(3)聪明的小军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直接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d图.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 (选填“继续”或“停止”).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
(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 kg/m3;
(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 (选填“大”或“小”)。
三、解答题(共2小题)
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德州市今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钢球的质量 |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 量筒内水和钢球的总体积V总/mL |
890 | 200 | 350 |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小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2)若在小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铜球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