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考生 | 梦 | 满 | 李明 | 张扬 |
2.4g/cm3 | 2.2g/cm3 | 2.6g/cm3 | 2.60g/cm3 |




如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1)指出图甲中一个错误 .
(2)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
(3)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改进的措施是 .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棋子F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
(2)为了让坐在右侧D处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 (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
(3)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 ;
(4)他拿走棋子F,再将棋子E横放,这时他看到的应该是图丙中的 种情形.
试验次数 | 物距u/cm | 像距v/cm |
1 | 30 | 15 |
2 | 20 | 20 |
3 | 15 | 30 |
4 | 5 | ﹣ |
(1)此透镜的焦距是 cm;
(2)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3)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描述像的倒正、大小、虚实情况)
(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前提下,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第一步,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线的左侧;第二步,在调平衡后,用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再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最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一步操作后,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是天平横梁平衡;
(2)盐水的质量是 32 g,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值偏 ,原因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A、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你计算: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
B、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空=340m/s.请你计算:
(1)火车鸣笛处离隧道口处的距离;
(2)火车听到反射的回声时离隧道口的距离.
说明:从( A)、( B)两题中任选一作答
(A)如图所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是由我国科学家造出的“全碳气凝胶”,即使把它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这种材料的密度为0.16kg/m3 . “轻”仅是这种材料众多特点之一,“全碳气凝胶”还是迄今已报道的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例如原油,可用于处理海上的漏油事故,原油的密度=0.9×103kg/m3 . 请你计算:
(1)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
(2)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原油的体积.
(B)一桶水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恰好与桶口相平,此时冰与桶的总质量为22kg,当冰完全熔化后,需要向桶内倒入2L的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冰的密度=0.9×103kg/m3 . 请你计算:
(1)桶的容积;
(2)桶的质量.